|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1.5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19页 |
| 2.1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 2.2 自然环境 | 第16-17页 |
| 2.2.1 地形地貌 | 第16-17页 |
| 2.2.2 研究区土壤类型 | 第17页 |
| 2.3 社会经济 | 第17页 |
| 2.4 含水层概况 | 第17-19页 |
| 3 实验方案及观测项目 | 第19-22页 |
| 3.1 研究原理 | 第19页 |
| 3.2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3.2.1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 3.2.2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4 研究区大气降水特征分析 | 第22-35页 |
| 4.1 降水特征 | 第22-23页 |
| 4.2 氘盈余特征的意义 | 第23-28页 |
| 4.3 大气降水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 第28-35页 |
| 5 流域中δD、δ~(18)O的变化规律 | 第35-50页 |
| 5.1 地表水中δD、δ~(18)O的含量变化规律 | 第35-38页 |
| 5.2 温度及降雨量对地表水中的δD、δ~(18)O的含量变化特征 | 第38-40页 |
| 5.3 地下水中δD、δ~(18)O的含量变化关系 | 第40-50页 |
| 5.3.1 地下水中δD、δ~(18)O含量随时间变化特征 | 第40-42页 |
| 5.3.2 地下水中δD、δ~(18)O含量在空间上的变化关系 | 第42-50页 |
| 6 研究区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三水"间关系 | 第50-60页 |
| 6.1 地下水与大气降水线的关系 | 第50-51页 |
| 6.2 地表水与大气降水线的关系 | 第51-52页 |
| 6.3 三水转化原理及特征 | 第52-53页 |
| 6.4 三端源线性混合模型 | 第53-60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 7.1 结论 | 第60-61页 |
| 7.2 建议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