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音乐机构的音乐教育考略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的源起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7-8页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8-9页 |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第一章 唐代宫廷音乐教育的基本观念 | 第11-21页 |
一、伦理作用的淡化和娱乐性的加强 | 第12-16页 |
二、重视音乐技能的培养 | 第16-20页 |
三、重视音乐的情感表现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唐代宫廷音乐机构 | 第21-31页 |
一、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 | 第21-22页 |
二、太常寺 | 第22-24页 |
三、教坊的形式和教育职能 | 第24-27页 |
四、梨园的形式和教育职能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唐代宫廷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 | 第31-37页 |
一、管理模式 | 第32-33页 |
二、培养方式和考核制度 | 第33-35页 |
三、教育目的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唐代宫廷音乐教育可以继承的积极因素 | 第37-45页 |
一、政策的支持 | 第38-39页 |
二、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 | 第39-41页 |
三、重视音乐教育的技能培养 | 第41-42页 |
四、音乐与文化紧紧相连 | 第42-43页 |
五、重视音乐教育的人本性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