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 英文缩写词一览表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29页 |
| 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第13-17页 |
| 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第17-20页 |
| 3 高脂血症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血流变相关性研究 | 第20-23页 |
| 4 保健灸的研究 | 第23-29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9-41页 |
| 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第29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29页 |
| 3 纳入标准 | 第29页 |
| 4 排除标准 | 第29-30页 |
| 5 终止标准 | 第30页 |
| 6 脱落标准 | 第30页 |
| 7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 8 疗效判定标准 | 第32-33页 |
| 9 意外情况及处理 | 第33-34页 |
| 10 技术路线图 | 第34-35页 |
| 11 研究结果 | 第35-41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41-48页 |
| 1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概况 | 第41-44页 |
| 2 选取保健灸可行性依据 | 第44页 |
| 3 选取辛伐他汀依据 | 第44-45页 |
| 4 选取穴位依据 | 第45-47页 |
| 5 临床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 综述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第57-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个人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