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新诗批评研究(2000-2013)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 贴身的审视:新世纪新诗批评研究综论第8-21页
第一章 “标准”与“身份”:新世纪新诗“合法性”的双重焦虑第21-37页
    第一节 世纪之初:合法性在标准、身份两个核心维度的话语纠缠第24-27页
    第二节 新诗合法性问题与其身份、标准问题的逻辑关系第27-31页
    第三节 现代性:新诗合法性自我寻找的一种话语第31-37页
第二章 新世纪:讨论“新诗标准”的方式第37-106页
    第一节 “新诗标准”讨论概况第37-40页
    第二节 对“新诗标准”话语史的梳理第40-65页
    第三节 清理标准问题的逻辑“地基”第65-106页
第三章 “标准提案”的构造第106-157页
    第一节 2002年的第一场雪:《诗刊·下半月刊》新诗“标准”提案第106-113页
    第二节 陈仲义“四动”说及其网络反响第113-118页
    第三节 2008“标准年”:标准提案千层浪第118-152页
    第四节 后标准年的标准提案纽结第152-157页
第四章 “标准”何谓及“新诗标准”如何可能第157-265页
    第一节 “标准”是什么第158-182页
    第二节 “新诗”又是什么第182-226页
    第三节 “新诗标准”是否可能第226-236页
    第四节 终极标准的探寻第236-265页
第五章 新世纪诗歌批评中的理论病状探视第265-308页
    第一节 当下新诗批评中的“两极摆动”现象第265-279页
    第二节 当下新诗批评“理论移植”的诗学向度第279-292页
    第三节 经典化运动的理论偏执:以耿占春视域中的《春》为例第292-308页
结语第308-310页
参考文献第310-322页

论文共3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文言文中的“礼”及其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永城市高级中学语文“三步式”教学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