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动车组四象限变流器低开关频率下的控制与实现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四象限变流器控制方法 | 第12-13页 |
1.2.2 四象限变流器调制方法 | 第13页 |
1.2.3 四象限变流器控制延时处理 | 第13-14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2 混动四象限变流器建模及控制方法 | 第17-25页 |
2.1 四象限变流器主电路拓扑及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2.2 四象限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19-23页 |
2.2.1 采用开关函数描述的一般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2.2.2 四象限变流器的dq模型 | 第21-23页 |
2.3 基于同步dq旋转坐标系下的控制方法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低开关频率下的采样方法研究 | 第25-41页 |
3.1 既有采样方法分析 | 第25-28页 |
3.1.1 传统采样法 | 第25-26页 |
3.1.2 高频采样法 | 第26-28页 |
3.2 优化采样法 | 第28-30页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3.3.1 采样电流波形分析 | 第31-38页 |
3.3.2 id、iq电流波形分析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基于扩展z变换的电流预测控制 | 第41-59页 |
4.1 控制延时分析 | 第41-43页 |
4.1.1 AD采样及计算延时 | 第41-42页 |
4.1.2 PWM环节延时 | 第42-43页 |
4.2 控制延时的影响分析 | 第43-49页 |
4.2.1 AD采样及计算延时影响分析 | 第43-48页 |
4.2.2 PWM环节延时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4.3 基于扩展z变换的电流预测控制 | 第49-52页 |
4.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52-58页 |
4.4.1 无采样延时的仿真波形分析 | 第52-54页 |
4.4.2 有采样延时的仿真波形分析 | 第54-55页 |
4.4.3 电流预测控制仿真波形分析 | 第55-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新型调频式载波移相技术 | 第59-73页 |
5.1 多重化载波移相角度计算 | 第59-60页 |
5.2 有硬线同步信号载波移相方案 | 第60-63页 |
5.2.1 强制加载相位方案 | 第60-62页 |
5.2.2 微调载波周期方案 | 第62-63页 |
5.3 基于网压过零点检测的调频式载波移相技术 | 第63-67页 |
5.3.1 网压过零点的检测 | 第63-64页 |
5.3.2 调频式载波移相方案 | 第64-67页 |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7-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 实验验证 | 第73-85页 |
6.1 实验平台介绍 | 第73-74页 |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4-83页 |
6.2.1 高频采样法实验波形分析 | 第75-77页 |
6.2.2 优化采样方法实验波形分析 | 第77-79页 |
6.2.3 电流预测控制实验波形分析 | 第79-81页 |
6.2.4 新型载波移相技术实验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7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