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技术概述 | 第16-20页 |
1.2.1 纯电动汽车驱动形式 | 第16-17页 |
1.2.2 车用驱动电机类型 | 第17-20页 |
1.3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 车用双馈电机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5 研究现存的问题与需求 | 第24-25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第2章 车用双馈电机原理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54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双馈电机的基本原理 | 第28-33页 |
2.2.1 双馈电机的调速方法 | 第28-30页 |
2.2.2 稳态等效电路模型 | 第30-33页 |
2.3 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能量转化分析 | 第33-36页 |
2.4 不同运行状态时的功率传递 | 第36-37页 |
2.5 双馈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 第37-52页 |
2.5.1 双馈电机非线性数学模型 | 第38-42页 |
2.5.2 空间矢量变换与合成 | 第42-43页 |
2.5.3 常用坐标系的相互变换 | 第43-48页 |
2.5.4 两相坐标系的电磁量方程 | 第48-50页 |
2.5.5 合成空间矢量分析 | 第50-52页 |
2.6 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车用双馈电机稳态性能分析 | 第54-76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稳态模型建立与矢量控制方法 | 第54-66页 |
3.2.1 双馈电机稳态模型 | 第54-57页 |
3.2.2 车用双馈电机备用驱动系统 | 第57-59页 |
3.2.3 基于定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 | 第59-60页 |
3.2.4 矢量控制的稳态特性仿真分析 | 第60-66页 |
3.3 电感与电阻变化对稳态性能的影响 | 第66-70页 |
3.4 车用双馈电机调速范围分析 | 第70-75页 |
3.4.1 电机调速限制条件 | 第70-72页 |
3.4.2 调速控制方式 | 第72-73页 |
3.4.3 车用双馈电机的调速优势 | 第73-75页 |
3.5 小结 | 第75-76页 |
第4章 分布式驱动控制系统的构型及优化 | 第76-100页 |
4.1 引言 | 第76页 |
4.2 PWM变流器控制方式 | 第76-79页 |
4.3 三相PWM变流器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79-83页 |
4.3.1 变流器逆变模式 | 第80-81页 |
4.3.2 变流器整流模式 | 第81-83页 |
4.4 分布式驱动变流器布置构型与控制 | 第83-87页 |
4.4.1 分布式驱动的变流器布置方案 | 第83-85页 |
4.4.2 变磁链定子电压控制方法 | 第85-87页 |
4.5 变流器容量最小化控制策略 | 第87-93页 |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主变流器谐波优化 | 第93-98页 |
4.6.1 SHEPWM非线性方程组 | 第93-95页 |
4.6.2 遗传算法谐波优化方法 | 第95-98页 |
4.7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无位置传感器的双馈电机动态分析研究 | 第100-124页 |
5.1 引言 | 第100页 |
5.2 模型参考自适应基本原理 | 第100-102页 |
5.2.1 参考模型与可调模型 | 第101页 |
5.2.2 自适应控制律 | 第101-102页 |
5.3 基于定子磁链的MRAS速度辨识- | 第102-104页 |
5.4 转子初始位置角度辨识 | 第104-105页 |
5.5 双馈电机动态矢量控制 | 第105-111页 |
5.5.1 动态模型状态方程 | 第106-108页 |
5.5.2 定子磁链观测 | 第108-109页 |
5.5.3 PI矢量控制的调速系统 | 第109-111页 |
5.6 无位置传感器的PI矢量控制仿真 | 第111-118页 |
5.7 PI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方法 | 第118-122页 |
5.8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6章 双馈电机驱动系统纵向行驶控制策略研究 | 第124-150页 |
6.1 引言 | 第124页 |
6.2 汽车纵向动力学分析 | 第124-127页 |
6.2.1 纵向动力学模型 | 第124-126页 |
6.2.2 前、后车轮受力分析 | 第126-127页 |
6.3 均衡式转矩分配控制策略 | 第127-135页 |
6.3.1 动力模式的转矩分配 | 第128-130页 |
6.3.2 制动模式的转矩分配 | 第130-135页 |
6.4 整车纵向行驶仿真分析 | 第135-148页 |
6.4.1 驾驶员模型 | 第136-137页 |
6.4.2 轮胎模型 | 第137-139页 |
6.4.3 基于NEDC工况纵向行驶仿真 | 第139-144页 |
6.4.4 基于US06工况纵向行驶仿真 | 第144-148页 |
6.5 小结 | 第148-150页 |
第7章 双变流器控制双馈电机试验与分析 | 第150-160页 |
7.1 引言 | 第150页 |
7.2 基于dSPACE的快速控制原型试验平台设计 | 第150-153页 |
7.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153-158页 |
7.4 小结 | 第158-160页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60-164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60-162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62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62-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6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76-178页 |
致谢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