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锰矿露采矿区的生态环境与治理修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矿山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 第9-18页 |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 第9-12页 |
·破坏地表景观和植被 | 第9-10页 |
·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 | 第10页 |
·诱发地质灾害 | 第10-11页 |
·重金属污染 | 第11页 |
·矿山"三废"污染 | 第11-12页 |
·生物多样性损失 | 第12页 |
·国外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 | 第12-13页 |
·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课题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 第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桂平锰矿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8-30页 |
·桂平锰矿区概况 | 第18-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样品采集 | 第22页 |
·样品处理 | 第22-23页 |
·样品化学分析 | 第23-27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与标准 | 第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矿区土壤营养状况研究 | 第30-35页 |
·锰矿区土壤性质分析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35-45页 |
·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 | 第35-37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37-40页 |
·污染指数及污染程度评价 | 第38-39页 |
·地累积指数及污染程度评价 | 第39页 |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及风险程度评价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第五章 矿区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 第45-57页 |
·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 | 第45-52页 |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分布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第六章 桂平锰矿生态恢复模式探讨 | 第57-69页 |
·广西桂平锰矿概况 | 第57-58页 |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 | 第58页 |
·诱发地质灾害 | 第58页 |
·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 | 第58页 |
·破坏矿区地貌景观和植被 | 第58页 |
·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效果 | 第58-59页 |
·可借鉴的经验 | 第59-64页 |
·平乐锰矿概况 | 第59页 |
·生态恢复模式 | 第59-64页 |
·生态恢复效果 | 第64页 |
·生态恢复对策 | 第64-67页 |
·恢复矿区植被改善生态景观 | 第64-65页 |
·整治和改良土壤基质 | 第65页 |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生态恢复用途和方式 | 第65-66页 |
·充分利用尾矿资源 | 第66-67页 |
·讨论 | 第67页 |
·小结 | 第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读研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广西桂平锰矿露采矿区生态环境与治理修复研究规划图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