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机制设计优化研究--以海格通信为例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5页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二元经济学理论 | 第17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2.1.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2.1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 | 第18-20页 |
2.2.2 员工持股计划的现实困境 | 第20页 |
2.2.3 员工持股计划的优化设计 | 第20-21页 |
2.2.4 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3 国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现状及问题 | 第22-33页 |
3.1 整体情况分析 | 第22-30页 |
3.1.1 实施完成情况 | 第23-29页 |
3.1.2 实施失败情况 | 第29-30页 |
3.2 存在问题及成因 | 第30-32页 |
3.2.1 注重短期利益,忽略长远发展 | 第30-31页 |
3.2.2 权益无法保障,参与决策难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海格通信员工持股计划案例分析 | 第33-53页 |
4.1 背景介绍 | 第33-37页 |
4.1.1 公司概况 | 第33-34页 |
4.1.2 可行性分析 | 第34-36页 |
4.1.3 实施目的 | 第36-37页 |
4.2 内容分析 | 第37-40页 |
4.2.1 实施进程 | 第37-38页 |
4.2.2 设计机制 | 第38-40页 |
4.3 海格通信员工持股计划效果分析 | 第40-52页 |
4.3.1 市场效果 | 第40-45页 |
4.3.2 财务效果 | 第45-49页 |
4.3.3 员工认可度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海格通信员工持股计划机制设计分析及优化 | 第53-65页 |
5.1 海格通信员工持股计划机制设计分析 | 第53-59页 |
5.1.1 股票来源及价格设定 | 第53-56页 |
5.1.2 参与对象及资金来源 | 第56-57页 |
5.1.3 管理模式 | 第57-58页 |
5.1.4 存续期与退出机制 | 第58-59页 |
5.1.5 优缺点小结 | 第59页 |
5.2 海格通信员工持股计划机制设计优化 | 第59-64页 |
5.2.1 优化设计原则 | 第59-62页 |
5.2.3 优化方案 | 第62-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65-66页 |
6.3 研究不足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