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

多模态神经影像分析及其在情感和运动障碍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白质纤维结构连接第14-16页
        1.2.1 弥散张量成像原理第14-15页
        1.2.2 白质纤维结构连接应用第15-16页
    1.3 静息态功能连接第16-17页
        1.3.1 功能连接定义第16页
        1.3.2 静息态功能网络第16-17页
        1.3.3 功能连接的生理意义及应用第17页
    1.4 结构连接和功能连接相结合研究第17-18页
    1.5 本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1.6 本论文的组织安排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弥散张量追踪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脑结构连接研究第21-34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2.2.1 研究对象第22-23页
        2.2.2 扫描序列第23-24页
        2.2.3 网络构建第24页
        2.2.4 网络分析第24-27页
        2.2.5 统计分析第27页
    2.3 结果第27-29页
        2.3.1 经济的小世界脑结构网络第27页
        2.3.2 全局拓扑属性在PTSD中异常改变第27-28页
        2.3.3 节点中心性在PTSD中的异常改变第28页
        2.3.4 网络属性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第28-29页
    2.4 讨论第29-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结构连接网络异常研究第34-47页
    3.1 引言第34-3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6-41页
        3.2.1 研究对象第36页
        3.2.2 数据扫描第36-37页
        3.2.3 网络构建第37-39页
        3.2.4 全脑网络组织结构第39-40页
        3.2.5 异常子网络研究第40-41页
    3.3 结果第41-44页
        3.3.1 全脑网络结构组织的异常第41页
        3.3.2 异常的子网络第41-44页
    3.4 讨论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抑郁症和双相障碍丘脑皮层功能连接共同性和特异性差异研究第47-57页
    4.1 引言第47-48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8-52页
        4.2.1 研究对象第48-49页
        4.2.2 扫描参数第49页
        4.2.3 功能影像数据预处理第49-50页
        4.2.4 头动分析第50页
        4.2.5 丘脑的功能分割第50页
        4.2.6 丘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第50-51页
        4.2.7 功能连接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第51-52页
        4.2.8 操作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第52页
    4.3 结果第52-55页
        4.3.1 对照和病人组的丘脑功能分割第52页
        4.3.2 三组间丘脑皮层功能连接的差异第52-54页
        4.3.3 丘脑皮层连接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第54页
        4.3.4 ROC分析第54-55页
    4.4 讨论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基于多模态的阵发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丘脑皮层失连接研究第57-69页
    5.1 引言第57-58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8-64页
        5.2.1 研究对象第58-60页
        5.2.2 数据扫描序列第60页
        5.2.3 功能影像数据预处理第60页
        5.2.4 丘脑的功能分割第60-61页
        5.2.5 丘脑皮层功能网络第61页
        5.2.6 丘脑皮层结构网络第61-63页
        5.2.7 PKD患者与对照间丘脑体素水平上比较第63页
        5.2.8 PRRT2基因突变对丘脑皮层网络的影响第63页
        5.2.9 PRRT2基因突变对基底节-皮层网络的影响第63-64页
    5.3 结果第64-66页
        5.3.1 丘脑皮层功能网络第64页
        5.3.2 异常的丘脑皮层网络功能和结构连接第64-65页
        5.3.3 PKD患者在特定的丘脑核团的DTI值异常第65-66页
        5.3.4 PRRT2基因突变对丘脑皮层网络的影响第66页
        5.3.5 PRRT2基因突变对基底节-皮层网络的影响第66页
    5.4 讨论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基于数据驱动的阵发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不同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异常模式研究第69-82页
    6.1 引言第69-70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70-76页
        6.2.1 研究对象第70-71页
        6.2.2 数据扫描序列第71-72页
        6.2.3 功能影像数据预处理第72页
        6.2.4 功能连接矩阵构建第72页
        6.2.5 PKD患者功能连接特征提取以及不相似矩阵构建第72-73页
        6.2.6 采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对PKD进行亚型分组第73-74页
        6.2.7 对照组、PKD亚组间功能连接差异分析第74页
        6.2.8 对照组、PKD亚组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差异分析第74-76页
    6.3 结果第76-79页
        6.3.1 PKD亚组临床及诊断信息第76页
        6.3.2 PKD亚组和对照组间功能连接差异第76-77页
        6.3.3 PKD亚组和对照组间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差异第77-79页
    6.4 讨论第79-81页
    6.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七章 结论第82-85页
    7.1 本文总结第82-83页
    7.2 工作展望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10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07-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晶体振荡器温度补偿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发射接收模块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模块及流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