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轨道论文

严寒地区路基冻胀下车辆—无砟轨道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寒区路基冻胀变形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及刚柔耦合模型发展第16-19页
    1.4 路基变形下轨道结构力学特性变化研究概况第19-20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6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21-25页
2 车辆-无砟轨道刚柔耦合系统理论算法及模型第25-49页
    2.1 刚柔耦合基础理论第25-29页
    2.2 动车系统理论模型及仿真第29-33页
        2.2.1 车辆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29-30页
        2.2.2 车辆系统的精细化仿真模型第30-33页
    2.3 柔性轨道振动求解算法及模型第33-39页
        2.3.1 钢轨弹性点支承梁模型振动方程第33-36页
        2.3.2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振动方程及模型第36-38页
        2.3.3 路基有限元分析模型第38-39页
    2.4 轮轨接触模型第39-41页
    2.5 轨道不平顺的数值模拟第41-44页
        2.5.1 线路轨道随机不平顺模拟第42-44页
        2.5.2 轨道线路冻胀不平顺模拟第44页
    2.6 刚柔耦合模型优势及验证第44-48页
        2.6.1 本文模型与SIMPACK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44-46页
        2.6.2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验证第46-48页
    2.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3 冻胀不平顺下轮-轨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第49-75页
    3.1 车辆安全性及舒适性评价标准第49-53页
        3.1.1 车辆运行安全性评价标准第50-51页
        3.1.2 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标准第51-53页
    3.2 冻胀单波对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影响分析第53-64页
        3.2.1 冻胀单波波长对行车安全性影响分析第53-57页
        3.2.2 冻胀单波波长对行车平稳性影响分析第57-58页
        3.2.3 冻胀单波幅值对行车安全性影响分析第58-62页
        3.2.4 冻胀单波幅值对行车平稳性影响分析第62-64页
    3.3 周期性冻胀多波对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影响第64-74页
        3.3.1 周期性冻胀多波波长对行车的安全性影响分析第64-68页
        3.3.2 周期性多波冻胀波长对行车的平稳性影响分析第68-69页
        3.3.3 周期性多波冻胀幅值对行车安全性影响分析第69-72页
        3.3.4 周期性多波冻胀幅值对行车平稳性影响分析第72-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4 冻胀区轮轨激励下轨下基础受力变形与振动特性第75-91页
    4.1 钢轨-轨道-路基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参数第75-79页
        4.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75-77页
        4.1.2 移动荷载的施加第77-79页
    4.2 冻胀单波对轨下基础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第79-85页
        4.2.1 冻胀单波波长对轨下基础力学特性影响分析第81-83页
        4.2.2 冻胀单波幅值对轨下基础力学特性影响分析第83-85页
    4.3 周期性冻胀多波对轨下基础振动特性影响分析第85-90页
        4.3.1 周期性多波冻胀波长对轨下基础振动特性第86-88页
        4.3.2 周期性多波冻胀幅值对轨下基础振动特性第88-90页
    4.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5 严寒冻胀区线路参数对车辆-轨道动力学影响研究第91-99页
    5.1 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计算第91-94页
    5.2 不同车辆速度下寒区冻胀线路动力学特性影响第94-95页
    5.3 不同扣件刚度对寒区冻胀线路动力学特性影响第95-96页
    5.4 本章小结第96-9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9-101页
    6.1 主要结论第99-100页
    6.2 工作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7-11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仿生智能算法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参数预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典型场景下列车运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