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用于电化学储能的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2页
    1.1 引言第13-15页
    1.2 电化学储能第15-24页
        1.2.1 锂、钠二次储能电池第15-22页
        1.2.2 超级电容器第22-24页
    1.3 石墨烯及其复合电极材料第24-29页
        1.3.1 石墨烯的性质第24页
        1.3.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24-25页
        1.3.3 用于电化学能源存储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5-29页
    1.4 生物碳化材料及纤维素第29-33页
        1.4.1 生物碳化材料第29-30页
        1.4.2 纤维素碳化及其储能应用第30-33页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42页
第二章 三维骨架碳载体材料的制备第42-50页
    2.1 热剥离方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三维材料第42-43页
        2.1.1 氧化石墨(GO)的制备第42页
        2.1.2 快速热剥离制备三维热剥离石墨烯(GNS)第42-43页
    2.2 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第43-45页
        2.2.1 水热法制备石墨烯水凝胶第43-44页
        2.2.2 超临界干燥制备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第44-45页
    2.3 多孔碳化纤维素纸的制备第45-47页
        2.3.1 纤维素纸的制备第45-46页
        2.3.2 纤维素纸的碳化第46-47页
    2.4 实验技术与表征方法第47-49页
        2.4.1 实验药品第47-48页
        2.4.2 实验仪器第48页
        2.4.3 材料表征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第三章 用于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碳化纤维素基材料研究第50-64页
    3.1 前言第50-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2页
    3.3 材料的结构与物性表征第52-56页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6-62页
        3.4.1 碳化纤维素纸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第56-58页
        3.4.2 氧化锰/碳化纤维素纸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第58页
        3.4.3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组装与性能测试第58-62页
        3.4.4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成本计算第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第四章 用作锂、钠二次电池的介孔氧化铁/热剥离石墨烯材料研究第64-96页
    4.1 前言第64-65页
    4.2 介孔氧化铁/热剥离石墨烯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研究第65-87页
        4.2.1 实验部分第65-66页
        4.2.2 结构与物性表征第66-77页
        4.2.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7-87页
    4.3 介孔氧化铁/热剥离石墨烯作钠离子电池负极研究第87-94页
        4.3.1 实验部分第87页
        4.3.2 材料结构与物性表征第87-90页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0-94页
    4.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6页
第五章 用于锂硫电池的石墨烯气凝胶-硫复合材料研究第96-116页
    5.1 前言第96-97页
    5.2 溶液挥发自组装制备石墨烯气凝胶-硫复合材料第97-108页
        5.2.1 实验部分第97-99页
        5.2.2 材料结构与物性表征第99-104页
        5.2.3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104-108页
    5.3 蒸气法制备石墨烯气凝胶-硫复合材料第108-114页
        5.3.1 实验部分第108页
        5.3.2 材料结构与物性表征第108-111页
        5.3.3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111-114页
    5.4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18页
    6.1 结论第116-117页
    6.2 展望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9-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和砷烯中缺陷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考虑有限理性的活动—出行配流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