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1.1 我国青少年性成熟的提前与性健康教育的滞后 | 第9页 |
1.1.2 传统思想对性教育的桎梏与互联网性开放意识对青少年的冲击 | 第9-10页 |
1.1.3 在初中阶段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 第10页 |
1.1.4 初中生物学课程为青春期性健康知识的渗透提供了平台和条件 | 第10-11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2.1 青春期 | 第11-12页 |
1.2.2 性 | 第12页 |
1.2.3 性教育 | 第12页 |
1.2.4 青春期性教育 | 第12-13页 |
1.3 青春期性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 第13-19页 |
1.3.1 国外青春期性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青春期性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 第15-17页 |
1.3.3 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相关研究概述 | 第17-19页 |
第2章 初中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 第19-27页 |
2.1 初中生青春期性生理理论基础 | 第19页 |
2.1.1 青春期身体发育 | 第19页 |
2.1.2 青春期发育的启动机制 | 第19页 |
2.2 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3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3.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2.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1-22页 |
2.3.3 学科渗透理论 | 第22页 |
2.4 实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原则 | 第22-27页 |
2.4.1 心理疏导,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 第23页 |
2.4.2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认知特点 | 第23-24页 |
2.4.3 利用教材优势,联系现实生活 | 第24页 |
2.4.4 爱护尊重学生,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 第24-27页 |
第3章 初中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研究设计 | 第27-3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3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3.3.1 初中生青春期性健康知识和性教育现状 | 第28页 |
3.3.2 初中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内容确定及实践 | 第28页 |
3.3.3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效果的反馈与评价 | 第28-29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3.4.1 文献研究法 | 第29页 |
3.4.2 问卷调查法 | 第29-30页 |
3.4.3 访谈调查法 | 第30页 |
3.4.4 统计分析法 | 第30页 |
3.5 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3.6 研究意义 | 第31-33页 |
3.6.1 帮助初中生了解和运用性健康知识指导生活和成长 | 第31页 |
3.6.2 对学科渗透理论的深化 | 第31-32页 |
3.6.3 为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 第32-33页 |
第4章 初中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33-41页 |
4.1 初中生物教师的调查与分析 | 第33-35页 |
4.2 初中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41页 |
4.2.1 初中生性健康教育现状与期望 | 第35-37页 |
4.2.2 初中生青春期性生理知识现状 | 第37-38页 |
4.2.3 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及性观念现状 | 第38-41页 |
第5章 初中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教学实践 | 第41-55页 |
5.1 初中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内容的筛选 | 第41-44页 |
5.1.1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内容确立的依据 | 第41-42页 |
5.1.2 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与之相关内容的分析 | 第42-44页 |
5.2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途径 | 第44-45页 |
5.2.1 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 | 第44页 |
5.2.2 专题讲座为重要补充 | 第44-45页 |
5.3 初中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 第45-50页 |
5.3.1 课堂教学案例 | 第45-49页 |
5.3.2 专题讲座案例 | 第49-50页 |
5.4 教学实践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 第50-55页 |
5.4.1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5.4.2 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1.1 青春期性教育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健康意识 | 第55页 |
6.1.2 生物学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可将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落到实处 | 第55-56页 |
6.1.3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 第56页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6-57页 |
6.3 不足与建议 | 第57-61页 |
6.3.1 研究的不足 | 第57-58页 |
6.3.2 思考及建议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