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学“稳态”迷思概念的调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现代社会要求发展科学教育第9页
        1.1.2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第9页
        1.1.3 生物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第9-10页
    1.2 选题缘由第10-11页
        1.2.1 生物学中的概念具有多而杂的特点第10页
        1.2.2 针对中学生迷思概念的研究不足第10页
        1.2.3 “稳态”主题中存在很多易生成迷思概念的概念第10-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2.1 相关概念的定义第13-15页
        2.1.1 概念第13页
        2.1.2 科学概念第13-14页
        2.1.3 迷思概念第14页
        2.1.4 概念转变第14-15页
    2.2 迷思概念的产生原因第15-16页
    2.3 迷思概念的特点第16-18页
    2.4 迷思概念的分类第18-19页
    2.5 迷思概念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2.5.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19页
        2.5.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2.5.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页
        2.5.4 概念转变理论第20页
    2.6 迷思概念研究的历程第20-21页
    2.7 迷思概念研究的传统方法第21-23页
        2.7.1 传统纸笔测试第21页
        2.7.2 二阶层诊断测试第21页
        2.7.3 访谈第21-22页
        2.7.4 概念图第22-23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23-31页
    3.1 研究对象第23页
    3.2 研究内容第23页
    3.3 研究方法第23-24页
    3.4 研究思路第24-25页
    3.5 问卷设计第25-31页
        3.5.1 问卷内容的选择第25页
        3.5.2 高中“稳态”迷思概念的命题陈述表第25-26页
        3.5.3 高中生物学“稳态”概念图第26-29页
        3.5.4 高中生物学“稳态”迷思概念问卷和访谈第29-31页
第4章 调查结果第31-47页
    4.1 调查问卷的发放状况第31页
    4.2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第31-47页
        4.2.1 学生迷思概念的整体情况第31-35页
        4.2.2 不同维度的迷思概念分析第35-36页
        4.2.3 不同年级学生的迷思概念情况第36-42页
        4.2.4 不同性别学生的迷思概念状况第42-44页
        4.2.5 不同学校学生的迷思概念状况第44-47页
第5章 迷思概念的讨论与分析第47-53页
    5.1 学生迷思概念的特点第47-48页
    5.2 学生迷思概念的类型第48-49页
    5.3 学生迷思概念的产生原因第49-53页
第6章 研究结论第53-55页
    6.1 迷思概念的分布第53-54页
    6.2 迷思概念的特点与归因第54-55页
第7章 启示与建议第55-59页
    7.1 概念转变的教学建议第55-56页
    7.2 概念转变的学习方法第56-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圳光明新区高级中学生物学插图教学现状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