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引言 | 第11-19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四)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 1.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2.难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 一、五四时期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第19-25页 |
| (一)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的形成 | 第19-23页 |
| 1.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 | 第19-20页 |
| 2.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形成的政治基础 | 第20-21页 |
| 3.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形成的国际因素 | 第21页 |
| 4.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形成的社会条件 | 第21-23页 |
| (二)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的发展 | 第23-25页 |
| 1.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的发展前期 | 第23页 |
| 2.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的发展后期 | 第23-25页 |
| 二、五四时期政治文化特点分析 | 第25-34页 |
| (一)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先进性 | 第25-29页 |
| 1. 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思想 | 第25-26页 |
| 2. 民主政治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26-27页 |
| 3. 推翻封建专制政治,抵御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意识 | 第27-28页 |
| 4.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发展 | 第28-29页 |
| (二)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的复杂性 | 第29-30页 |
| 1. 封建政治文化和民主政治文化抗衡 | 第29页 |
| 2. 人治政治文化与法治政治文化并存 | 第29-30页 |
| 3. 臣民政治文化向公民政治文化过渡 | 第30页 |
| (三) 五四时期政治文化局限性 | 第30-34页 |
| 1. 封建政治文化的残存 | 第30-31页 |
| 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西方优秀政治文化的抵制 | 第31-32页 |
| 3. 西方政治文化对传统优秀政治文化的冲击 | 第32页 |
| 4.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衰落 | 第32-34页 |
| 三、五四时期政治文化研究的现实启示 | 第34-41页 |
| (一) 政治文化建设的一元对多元的统领 | 第34-36页 |
| 1. 加强主流政治文化的建设 | 第34-35页 |
| 2. 注重亚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 第35-36页 |
| (二) 弘扬优秀传统政治文化 | 第36-38页 |
| 1. 批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糟粕 | 第36-37页 |
| 2. 汲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 第37-38页 |
| (三) 批判借鉴西方政治文化 | 第38-40页 |
| 1. 批判西方政治文化的糟粕 | 第38-39页 |
| 2. 借鉴西方政治文化的精髓 | 第39-40页 |
| (四) 推动国家政治发展 | 第40-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附录 | 第45-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