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幸福感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2.1.1 国外幸福感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2.1.2 国内幸福感研究进展 | 第13页 |
2.2 幸福指数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2.2.1 国外幸福指数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2.2.2 国内幸福指数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2.3 幸福指数测量工具 | 第15页 |
2.4 中小学生幸福指数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2.4.1 中小学生幸福指数的外部因素 | 第16页 |
2.4.1.1 学习成绩 | 第16页 |
2.4.1.2 家庭环境 | 第16页 |
2.4.1.3 社会支持 | 第16页 |
2.4.2 中小学生幸福指数的内部因素 | 第16-17页 |
2.4.2.1 归因方式 | 第16-17页 |
2.4.2.2 人格特质 | 第17页 |
2.4.2.3 坚毅品质 | 第17页 |
2.5 家庭环境、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的关系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19-22页 |
3.1 研究构思 | 第19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19-20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3.3.1 家庭环境量表 | 第20页 |
3.3.2 坚毅量表 | 第20-21页 |
3.3.3 城市幸福指数问卷 | 第21页 |
3.4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22-39页 |
4.1 城市中小学生家庭环境、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第22-27页 |
4.1.1 家庭环境、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第22-23页 |
4.1.2 家庭环境、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第23-25页 |
4.1.3 家庭环境、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检验 | 第25-27页 |
4.2 城市中小学生家庭环境、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关系研究 | 第27-39页 |
4.2.1 家庭环境与坚毅品质的关系研究 | 第27-29页 |
4.2.1.1 家庭环境与坚毅品质的相关分析 | 第27-29页 |
4.2.1.2 家庭环境与坚毅品质的回归分析 | 第29页 |
4.2.2 家庭环境与幸福指数的关系研究 | 第29-34页 |
4.2.2.1 家庭环境与幸福指数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4.2.2.2 家庭环境与幸福指数的回归分析 | 第30-34页 |
4.2.3 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的关系研究 | 第34-36页 |
4.2.3.1 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的相关分析 | 第34页 |
4.2.3.2 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的回归分析 | 第34-36页 |
4.2.4 坚毅品质在家庭环境对幸福指数效应中中介作用存在分析 | 第36-39页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第39-44页 |
5.1 城市中小学生家庭环境、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2页 |
5.1.1 家庭环境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5.1.2 坚毅品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5.1.3 幸福指数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5.2 中小学生家庭环境、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的关系分析 | 第42-44页 |
5.2.1 家庭环境与坚毅品质的关系分析 | 第42页 |
5.2.2 家庭环境与幸福指数的关系分析 | 第42-43页 |
5.2.3 坚毅品质与幸福指数的关系分析 | 第43-4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45-46页 |
6.2.1 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 第45页 |
6.2.2 增加适当的挫折教育 | 第45-46页 |
6.3 局限与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