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切割止血手术设备发展简介 | 第11-12页 |
1.3 超声治疗的主要机理 | 第12-13页 |
1.4 超声手术刀的基本结构 | 第13-14页 |
1.5 超声手术刀的应用及发展史 | 第14-17页 |
1.6 超声震子研究发展史 | 第17页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概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超声切割止血工作原理及系统设计概述 | 第19-26页 |
2.1 超声切割止血刀基本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2 设计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的确立 | 第20-21页 |
2.2.1 设计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 | 第20-21页 |
2.3 超声切割止血刀设计概述 | 第21-25页 |
2.3.1 主机电路系统 | 第21-23页 |
2.3.2 主机控制程序 | 第23-24页 |
2.3.3 超声治疗手柄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超声切割止血刀震子的理论分析 | 第26-50页 |
3.1 超声震子工作原理 | 第26页 |
3.2 超声换能器概论 | 第26-29页 |
3.2.1 磁致伸缩换能器 | 第26-27页 |
3.2.2 电致伸缩式换能器 | 第27-28页 |
3.2.3 换能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28-29页 |
3.3 超声换能器的设计概论 | 第29-31页 |
3.4 夹心式超声压电换能器的理论分析 | 第31-44页 |
3.4.1 边界面细棒的一维纵振动方程即其解 | 第32-34页 |
3.4.2 接电负载压电细棒纵振动分析 | 第34-35页 |
3.4.3 压电方程的选择 | 第35页 |
3.4.4 电路状态方程 | 第35-36页 |
3.4.5 机械的振动方程 | 第36-37页 |
3.4.6 机电等效电路 | 第37-40页 |
3.4.7 夹心式压电陶瓷复合换能器的机电等效电路及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3.4.8 频率方程 | 第41-44页 |
3.5 加负载换能器设计 | 第44-45页 |
3.6 超声变幅杆的理论分析 | 第45-48页 |
3.6.1 纵向振动的波动方程 | 第46-47页 |
3.6.2 阶梯形变幅杆理论设计 | 第47-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超声切割止血刀震子的设计 | 第50-64页 |
4.1 压电换能器的结构 | 第50-57页 |
4.1.1 压电陶瓷的设计 | 第50-52页 |
4.1.2 前盖板长度和直径的计算 | 第52-53页 |
4.1.3 后盖板长度和直径的计算以及前后盖板材料的选择 | 第53页 |
4.1.4 换能器性能参数的计算 | 第53-57页 |
4.2 变幅杆的设计 | 第57-60页 |
4.2.1 变幅杆放大系数的计算,材料和变幅杆类型的选择 | 第57-58页 |
4.2.2 阶梯型变幅杆小端面直径的计算 | 第58页 |
4.2.3 变幅杆大截面和小截面长度的计算 | 第58页 |
4.2.4 变幅杆变截面处圆角半径的计算 | 第58-59页 |
4.2.5 法兰盘设计 | 第59-60页 |
4.3 工具头的设计 | 第60-61页 |
4.3.1 工具头类型、材料的选择和横截面直径的确定 | 第60页 |
4.3.2 工具头前后两部分长度的计算 | 第60-61页 |
4.4 超声切割止血刀震子谐振频率仿真验证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超声切割止血刀震子的实验分析 | 第64-75页 |
5.1 震子温度特性分析 | 第64-72页 |
5.1.1 震子温度特性介绍 | 第64页 |
5.1.2 温度实验设计 | 第64-65页 |
5.1.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72页 |
5.2 负载特征的分析 | 第72-74页 |
5.2.1 负载液位不同对震子谐振频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总结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