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之母”香港动漫人麦家碧创作艺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香港动漫进程 | 第15-23页 |
·殖民时期的艰难起步 | 第15-16页 |
·抗日胜利后的飞速发展 | 第16-19页 |
·九七回归后的进军北上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麦兜”——我和我的妈妈 | 第23-29页 |
·“麦兜之母”个人印记 | 第23-25页 |
·“麦兜”诞生日记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麦兜”——创作伴我心 | 第29-57页 |
·港式微现实情怀展现 | 第29-38页 |
·香港情结的展露 | 第29-34页 |
·现实与梦想的博弈 | 第34-36页 |
·爱与成长主题的永恒 | 第36-37页 |
·经典案例分析——《麦兜故事》 | 第37-38页 |
·港式冷幽默的语言表现 | 第38-47页 |
·无厘头文化 | 第39页 |
·无厘头文化与人物角色巧妙融合 | 第39-42页 |
·经典案例分析——《麦兜萝油王子》 | 第42-47页 |
·麦兜“漫到动”的叙事结构 | 第47-51页 |
·简单的文学性叙事结构 | 第47-48页 |
·多样化叙事结构 | 第48-50页 |
·经典案例分析——《麦兜我和我的妈妈》 | 第50-51页 |
·多元本土化的音乐元素 | 第51-56页 |
·落街冇钱买面包的《妆台秋思》 | 第51-53页 |
·麦兜与鸡的《F小调音乐瞬间》 | 第53-54页 |
·经典案例分析——《麦兜当当伴我心》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麦兜”——价值响当当 | 第57-63页 |
·品牌化大众传播 | 第57-59页 |
·跨媒介传播渠道 | 第59-61页 |
·经典案例分析——《麦兜响当当》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麦兜”——华语动漫启示 | 第63-69页 |
·提升创作的现实表达 | 第63-65页 |
·加深创作的幽默元素 | 第65-66页 |
·丰富跨媒介的叙事方法 | 第66-67页 |
·形成品牌的创作价值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7 结语与展望 | 第69-71页 |
·本次研究内容的总结 | 第69-70页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7页 |
附录A:麦家碧漫画作品汇总表 | 第77-81页 |
附录B:麦家碧电视动画作品汇总表 | 第81-82页 |
附录C:麦家碧动画电影作品汇总表 | 第82-83页 |
附录D:麦家碧动画电影作品获奖汇总表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