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中国动画叙事艺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十七年”中国动画廓清 | 第16-26页 |
·“十七年”中国动画——历史必然产物 | 第16-18页 |
·“十七年”中国动画特色 | 第18-25页 |
·多元化形式展现视听 | 第18-19页 |
·美术造型的中国化处理 | 第19-22页 |
·“中国动画学派”凸显成就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集体高于一切”的主题叙事 | 第26-38页 |
·意义释放 | 第26-33页 |
·集体主义显胸怀——《山羊和狼》 | 第26-27页 |
·自食其果悔莫及——《乌鸦为什么是黑的》 | 第27-29页 |
·惩恶扬善斗财主——《人参娃娃》 | 第29-30页 |
·成长进步终成才——《怕羞的黄莺》 | 第30-31页 |
·批评针砭进步快——《黄金梦》 | 第31-32页 |
·讴歌赞美颂真情——《金色的海螺》 | 第32-33页 |
·道德升华 | 第33-37页 |
·“革命者”的无私与勇敢 | 第33-35页 |
·“新生活”的再现与重写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权威本土化的叙事内容 | 第38-50页 |
·民族化叙事题材 | 第38-43页 |
·叙事题材之民间故事 | 第38-39页 |
·叙事题材之神话传说 | 第39-42页 |
·叙事题材之童话寓言 | 第42-43页 |
·“说书人叙事”模式 | 第43-45页 |
·叙事者不在场叙事 | 第43-44页 |
·叙事者在场叙事 | 第44-45页 |
·独特的叙事结构 | 第45-49页 |
·单线顺序式结构 | 第46-47页 |
·反复式结构 | 第47-48页 |
·队列式结构 | 第48-49页 |
·散文诗结构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传统民族视听的叙事符号 | 第50-58页 |
·传统民族工艺 | 第50-55页 |
·传统水墨风格的运用 | 第50-52页 |
·案例分析《小蝌蚪找妈妈》 | 第52页 |
·民间工艺美术剪纸、木偶等的运用 | 第52-54页 |
·案例分析《神笔》 | 第54-55页 |
·民族乐曲 | 第55-57页 |
·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 第55页 |
·中国戏曲元素的运用 | 第55-56页 |
·案例分析《骄傲的将军》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历史梳理后的当代启示 | 第58-64页 |
·叙事理论 | 第58-59页 |
·时代启示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课题总结 | 第64-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A:“十七年”中国动画作品汇总表 | 第70-82页 |
附录B:“十七年”中国动画作品年度产量统计图 | 第82-83页 |
附录C:“十七年”中国动画作品类型统计图 | 第83-84页 |
附录D:“十七年”中国动画获奖情况统计表 | 第84-85页 |
附录E:“十七年”中国动画获奖影片观影网址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