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0-11页 |
| ·文献研究 | 第10页 |
| ·专家调查法 | 第10-11页 |
| ·数理统计 | 第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1-16页 |
|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6-21页 |
|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 第21-23页 |
| 2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3页 |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3-24页 |
| ·社会契约理论 | 第24-25页 |
| 3 成都市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 ·基本现状描述 | 第25-29页 |
| ·现存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 ·资金投入不足 | 第29页 |
|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 第29-30页 |
| ·体育系统制度不健全及公开程度低 | 第30-31页 |
| ·体育系统机构不健全及人员专业性素质低 | 第31页 |
| ·体育活动开展单一 | 第31页 |
| ·体育人口数量不足 | 第31-32页 |
| ·体育文化信息化程度低及宣传形式与时代脱节 | 第32-33页 |
| 4 成都市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 | 第33-53页 |
|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 ·指标体系选取 | 第34-48页 |
| ·指标构建原则 | 第34-35页 |
| ·指标初步提出 | 第35-40页 |
| ·指标修正检验 | 第40-45页 |
| ·指标具体释义 | 第45-48页 |
| ·均等化综合评价 | 第48-53页 |
| ·度量指数选择 | 第48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 5 成都市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制约因素 | 第53-55页 |
| ·投入水平 | 第53页 |
| ·区域发展均衡性 | 第53页 |
| ·信息化平台建设 | 第53-54页 |
| ·监督体制建设 | 第54-55页 |
| 6 成都市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分析 | 第55-59页 |
|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结合体育产业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55-56页 |
| ·建立财政税收转移制度,保障机会均等化 | 第56页 |
| ·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56-57页 |
| ·建立最低标准,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发展 | 第57页 |
| ·建立绩效评价,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 第57页 |
| ·调动市场积极性,形成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自生机制 | 第57-58页 |
| ·利用信息化平台,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58-59页 |
| 7 结束语 | 第59-60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件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