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明中叶六朝诗歌接受研究--以六朝派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章 明中叶诗学特点第12-18页
 第一节 文学流派的繁荣第12-13页
 第二节 前七子与六朝派第13-16页
  一、前七子与格调论第13-16页
  二、六朝派的兴起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18页
第二章 前七子对六朝诗歌的批评第18-30页
 第一节 前七子的复古运动第18-19页
 第二节 李、何对六朝诗歌的批评第19-24页
  一、李梦阳第20-21页
  二、何景明第21-24页
 第三节 徐祯卿与六朝诗第24-29页
  一、江左传统的影响第24-26页
  二、《谈艺录》第26-27页
  三、徐氏六朝诗风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杨慎六朝诗学研究第30-59页
 第一节 杨慎诗话中的六朝诗学第30-39页
  一、杨慎诗学概述第30-33页
  二、“诗之高者汉魏六朝”第33-35页
  三、论六朝诗为唐诗之滥觞第35-36页
  四、论李杜学六朝诗第36-38页
  五、对六朝诗的考订校勘第38-39页
 第三节 杨慎诗作中的六朝倾向第39-46页
  一、杨慎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第39-40页
  二、缘情绮靡之作第40-42页
  三、效齐梁艳情之作第42-43页
  四、拟选体与谢诗第43-46页
 第四节 杨慎六朝诗歌选本研究第46-58页
  一、杨慎六朝诗歌选本概述第46页
  二、《五言律祖》第46-55页
  三、以诗话证《律祖》第55-56页
  四、明人评《五言律祖》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金陵六朝派研究第59-79页
 第一节 金陵四大家第59-69页
  一、明中叶金陵文坛概述第59-62页
  二、顾璘第62-66页
  三、朱应登第66-67页
  四、陈沂与王韦第67-69页
 第二节 黄省曾第69-73页
  一、六朝诗学倾向第69-71页
  二、对谢灵运的推崇第71-72页
  三、吴中皇甫氏第72-73页
 第三节 金陵文坛再盛期第73-78页
  一、朱曰藩第73-74页
  二、何良俊第74-76页
  三、其余诸子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专著第80-81页
 期刊、学报第81-82页
 论文集第82页
 学位论文第82页
 其他第82-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朱《诗集传》比较研究
下一篇: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