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昆虫学论文

福建引种地与其他地区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特征比较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前言第13-20页
 1 翅荚木研究现状第13-15页
   ·翅荚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3页
   ·翅荚木引种现状及其适应性研究第13页
   ·翅荚木的光合特性研究第13-14页
   ·翅荚木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研究第14页
   ·翅荚木种苗繁育及营林技术研究第14页
   ·翅荚木的开发利用研究第14页
   ·翅荚木的病虫害研究第14-15页
 2 昆虫群落研究现状第15-18页
   ·昆虫群落的研究意义第15页
   ·昆虫群落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昆虫群落的影响因素第16-18页
 3 引种对植物昆虫群落的影响第18-19页
   ·引种对植物昆虫群落影响的机制第18页
   ·引种对植物昆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第18页
   ·引种诱发植物虫害第18-19页
 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9-20页
第一章 福建引种地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结构第20-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试验地概况第20页
   ·昆虫群落的调查及标本鉴定第20-21页
   ·分析方法第21-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39页
   ·福建翅荚木引种地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分析第22-25页
   ·福建翅荚木引种地昆虫群落的功能团分布第25-29页
   ·福建翅荚木引种地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分析第29-31页
   ·福建翅荚木引种地昆虫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分析第31-32页
   ·动态变化第32-3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9-41页
第二章 福建与原产地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的比较第41-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页
   ·试验地概况第41页
   ·昆虫群落的调查及标本鉴定第41页
   ·分析方法第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50页
   ·翅荚木原产地林分昆虫群落结构第41-47页
   ·福建引种地与原产地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的比较第47-50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0-52页
第三章 福建与其他引种地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的比较第52-6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试验地概况第52页
   ·昆虫群落的调查及标本鉴定第52页
   ·分析方法第52-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63页
   ·翅荚木其他引种地林分昆虫群落结构第53-61页
   ·福建引种地与其他引种地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的比较第61-6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3-65页
第四章 翅荚木林分植物群落与昆虫群落的关系第65-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66页
   ·试验地概况第65页
   ·调查方法第65页
   ·分析方法第65-6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6-68页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比较第66-67页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第67页
   ·植物群落与昆虫群落的相关性分析第67-68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8-69页
第五章 总结第69-72页
 1 结论第69-70页
   ·福建引种地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动态变化第69页
   ·福建引种地与其他地区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种类组成的比较第69页
   ·福建引种地与其他地区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功能团的分布第69页
   ·福建引种地与其他地区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比较第69-70页
   ·福建引种地与其他地区翅荚木林分昆虫群落相对稳定性比较第70页
   ·翅荚木林分植物群落与昆虫群落的关系第70页
 2 讨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菜蛾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下一篇:嗜热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分子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