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ERF转录因子表达分析及参与抗青枯病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20页 |
·青枯菌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茄子抗青枯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及其抗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8-20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35页 |
·材料 | 第20-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幼苗培养处理 | 第26-27页 |
·载体构建 | 第27-33页 |
·Q-PCR检测茄子ERF表达 | 第33-3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5-54页 |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青枯菌遗传进化分析 | 第35-36页 |
·茄子ERF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45页 |
·茄子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5-50页 |
·茄子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的建立 | 第50-51页 |
·基于VIGS的茄子ERF基因功能研究 | 第51-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青枯菌的分离鉴定 | 第54页 |
·茄子ERF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4-55页 |
·茄子ERF转录因子家族组织表达分析 | 第55页 |
·ERF转录因子参与非生物胁迫 | 第55-56页 |
·ERF转录因子参与青枯病的分子机制 | 第56-5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1页 |
附录I | 第71页 |
附录II 氧化胁迫、组织胁迫Q-PCR引物 | 第71-74页 |
附录III 青枯菌Q-PCR补充引物 | 第74-75页 |
附录Ⅳ SSR引物序列 | 第75-76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课题基金资助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