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1 绪论 | 第12-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在制导中的优势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9页 |
| ·多模探测技术及系统发展 | 第14-18页 |
| ·红外与激光复合平台技术发展 | 第18-19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2 红外目标识别及跟踪预测 | 第21-48页 |
| ·概述 | 第21-22页 |
| ·目标及背景红外特性分析 | 第22-25页 |
| ·红外目标识别检测 | 第25-35页 |
| ·图像滤波预处理 | 第25-26页 |
| ·帧差去冗余背景 | 第26-28页 |
| ·目标分割识别 | 第28-30页 |
| ·形态学滤波筛选 | 第30-31页 |
| ·目标质心提取 | 第31-32页 |
| ·红外移动目标检测识别仿真试验 | 第32-35页 |
| ·运动小目标轨迹预测跟踪 | 第35-47页 |
| ·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35-36页 |
| ·目标机动特性和系统描述 | 第36-38页 |
| ·无味卡尔曼滤波理论 | 第38-42页 |
| ·无味卡尔曼滤波仿真试验 | 第42-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3 光子计数测距及压电二维定位平台 | 第48-57页 |
| ·激光测距技术概述 | 第48-49页 |
| ·光子计数探测 | 第49-53页 |
| ·回波光子数距离方程 | 第49-50页 |
| ·目标光子计数测距 | 第50-53页 |
| ·压电二维定位平台 | 第53-56页 |
| ·压电陶瓷概述 | 第53-55页 |
| ·压电偏转镜的非线性标定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4 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系统设计 | 第57-88页 |
| ·复合系统概述 | 第57-58页 |
| ·系统原理及总体设计 | 第58-66页 |
| ·系统总体组成及工作流程 | 第59-61页 |
| ·系统主要设计指标 | 第61-66页 |
| ·光学系统及头部设计 | 第66-67页 |
| ·激光发射及时间测量单元设计 | 第67-73页 |
| ·激光器及控制 | 第67-68页 |
| ·激光指向控制 | 第68-70页 |
| ·时间测量单元 | 第70-73页 |
| ·红外成像及处理单元 | 第73-78页 |
| ·红外成像及采集单元设计 | 第73-76页 |
| ·红外图像处理单元 | 第76-78页 |
| ·主控单元设计 | 第78-79页 |
| ·上位机及系统整体搭建 | 第79-86页 |
| ·电子学整合 | 第79-83页 |
| ·上位机监测软件 | 第83-85页 |
| ·整体搭建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5 红外与激光复合探测实验研究及分析 | 第88-111页 |
| ·光子计数测距能力试验 | 第88-92页 |
| ·光纤模拟测距试验 | 第88-90页 |
| ·自由空间目标测距 | 第90-92页 |
| ·红外与激光坐标系标定 | 第92-98页 |
| ·红外成像目标识别测试 | 第98-102页 |
| ·系统整机跟踪测距红外目标实验 | 第102-109页 |
| ·静态红外目标跟瞄测试 | 第103-107页 |
| ·动态红外目标跟瞄测试 | 第107-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 ·研究总结 | 第111-112页 |
| ·后续工作与展望 | 第112-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21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