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对流层简介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对流层天顶延迟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 第19-27页 |
·引言 | 第19页 |
·不同纬度对流层天顶延迟周期特性分析 | 第19-21页 |
·对流层天顶延迟日均变化、月均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 第21-24页 |
·ZTD 日均变化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ZTD 月均变化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ZTD 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南北半球对流层天顶延迟的差异分析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利用 ECMWF 资料计算对流层天顶延迟精度分析 | 第27-37页 |
·引言 | 第27页 |
·ECMWF 资料简介 | 第27-28页 |
·ERA-Interim 数据预处理及计算 ZTD 方法 | 第28-32页 |
·ERA-Interim 数据预处理 | 第28-31页 |
·ERA-Interim 资料计算 ZTD 处理方法 | 第31-32页 |
·ERA-Interim 资料计算 ZTD 精度分析 | 第32-36页 |
·不同空间插值方法计算 IGS 站 ZTD 精度比较 | 第32-34页 |
·ERA-Interim 资料计算 ZTD 的 bias 和 RMS 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区域对流层天顶延迟改正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37-50页 |
·引言 | 第37页 |
·区域对流层天顶延迟 4D 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37-43页 |
·ZTD 在高程方向上分布特征 | 第37-39页 |
·对流层天顶延迟 4D 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对流层天顶延迟 4D 模型精度验证 | 第40-43页 |
·区域对流层天顶延迟 EHBT 模型和 EHT 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43-49页 |
·ZTD 在经度变化上分布特征 | 第43-45页 |
·EHBT 模型和 EHT 模型建立 | 第45页 |
·EHBT 模型和 EHT 模型精度验证 | 第45-48页 |
·利用 EHBT 模型估计大气水汽总量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亚洲地区 EGNOS 模型计算 ZTD 精度分析与改进 | 第50-73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亚洲地区 EGNOS 模型计算 ZTD 精度评估 | 第51-59页 |
·EGNOS 模型及数据来源简介 | 第51-53页 |
·EGNOS 模型计算 ZTD 的 bias 和 RMS 在时间上分布特征 | 第53-57页 |
·EGNOS 模型计算 ZTD 年均 bias 和 RMS 在空间上分布特征 | 第57-59页 |
·亚洲地区 SSIEGNOS 模型建立及精度评估 | 第59-72页 |
·SSIEGNOS 模型建立 | 第59页 |
·SSIEGNOS 模型计算 ZTD 的 bias 和 RMS 在时间上分布特点 | 第59-64页 |
·SSIEGNOS 模型计算 ZTD 的 bias 和 RMS 在空间上分布特点 | 第64-66页 |
·SSIEGNOS 模型预测 ZTD 精度分析 | 第66-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总结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5页 |
一、个人简历 | 第82页 |
二、获奖情况 | 第82页 |
三、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2-83页 |
四、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