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 第16-20页 |
·加工贸易环境效应研究 | 第20-21页 |
·关于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途径的研究 | 第21-22页 |
·研究评述 | 第22-24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4-33页 |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概念 | 第24-25页 |
·加工贸易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一般贸易概念界定 | 第25页 |
·加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理论 | 第25-27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第25-26页 |
·“污染避难所假说” | 第26页 |
·“环境标准竞次假说” | 第26页 |
·“波特假说” | 第26-27页 |
·加工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 第27-33页 |
·加工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环境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加工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 第30-33页 |
3. 青岛市加工贸易与环境的现状分析 | 第33-48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的发展与现状 | 第33-38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发展的阶段性 | 第33-34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的现状 | 第34-37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的经济效应 | 第37-38页 |
·青岛市的环境现状 | 第38-46页 |
·青岛市的环境污染现状 | 第38-40页 |
·青岛市工业三废与加工贸易的相关性 | 第40-46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 第46-48页 |
4. 加工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8-56页 |
·现有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的计算方法分析 | 第48-52页 |
·现有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的计算方法综述 | 第48-51页 |
·现有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的计算方法比较 | 第51-52页 |
·加工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52-54页 |
·加工贸易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52-53页 |
·环境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53-54页 |
·加工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计算方法 | 第54-56页 |
5. 青岛市加工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程度评价分析 | 第56-62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与环境系统部分参数值列表 | 第56-58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系统部分参数值列表 | 第56-57页 |
·青岛市环境系统部分参数值列表 | 第57-58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程度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程度的计算结果 | 第58-60页 |
·青岛市加工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程度分析 | 第60-62页 |
6. 促进青岛市加工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 第62-67页 |
·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绿色设计 | 第62-63页 |
·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建立综合决策机制 | 第63-64页 |
·提高环境标准,严格监管外商投资 | 第64页 |
·利用行政手段严格环境规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 第64-65页 |
·利用经济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收费体制 | 第65页 |
·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 第65-66页 |
·加强国际合作,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