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8页 |
·手性及手性拆分简介 | 第11-14页 |
·手性及手性化合物 | 第11页 |
·手性研究的重要性 | 第11-13页 |
·手性化合物拆分方法研究 | 第13-14页 |
·脂肪酶 | 第14-26页 |
·脂肪酶概述 | 第14-15页 |
·脂肪酶的来源 | 第15页 |
·枯草芽孢杆菌概述 | 第15-17页 |
·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LipA简介 | 第17-19页 |
·脂肪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 第19页 |
·固定化酶 | 第19-22页 |
·溶胶-凝胶法概述 | 第22-24页 |
·溶胶-凝胶法固定化的基本步骤 | 第24-26页 |
·溶胶-凝胶法现状及发展 | 第26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LIPA固定化条件的优化 | 第28-42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8-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LipA粗酶制备 | 第29-30页 |
·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0-31页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酶活力的测定 | 第31-32页 |
·脂肪酶LIPA的固定化过程 | 第32-33页 |
·溶胶前躯体水解液的制备 | 第32页 |
·固定化酶的制备 | 第32页 |
·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和固定化率 | 第32-33页 |
·固定化酶的相对活力 | 第33页 |
·固定化酶的剩余活力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硅烷前躯体对酶固定化率及活力的影响 | 第33-35页 |
·前躯体与引发剂摩尔比对酶固定化率及活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酶溶液添加量对酶固定化率及活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硅烷前躯体水解时间对酶固定化率及活力的影响 | 第37页 |
·交联剂加入量对酶固定化率及活力的影响 | 第37-39页 |
·温度对酶的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pH值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固定化枯草杆菌脂肪酶LIPA催化拆分手性醇研究 | 第42-56页 |
·引言 | 第42-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8-55页 |
·脂肪酶LipA催化三种不同手性醇的转酯反应 | 第48-49页 |
·不同链长酰基供体的选择 | 第49-50页 |
·固定化酶的加酶量对转酯反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温度对固定化酶催化转酯反应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不同pH缓冲液对固定化酶催化转酯反应的影响 | 第52-53页 |
·水活度对固定化酶催化转酯反系的影响 | 第53-54页 |
·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