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基于N企业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 前言第8-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页
 (三) 文献综述第9-12页
 (四) 研究内容第12-13页
 (五)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 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和要素第14-17页
 (一) 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第14页
 (二) 企业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第14-15页
 (三) 企业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精细化第15-17页
三、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轨迹第17-21页
 (一) 内部牵制阶段第18页
 (二)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第18页
 (三)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第18-19页
 (四)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第19页
 (五)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阶段第19-21页
四、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第21-23页
 (一) 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第21页
 (二) 有利于企业增强管理的执行力度第21页
 (三) 有利于企业业绩的鉴证第21-22页
 (四) 有利于企业业绩的评价第22页
 (五) 有利于解决公司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第22页
 (六) 有利于公司价值的增值第22-23页
五、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第23-32页
 (一)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第23页
 (二) 内部控制部门独立性不强第23-28页
 (三) 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第28-29页
 (四) 内部控制规范层次较低第29-30页
 (五) 内部控制计划制定不完善第30页
 (六) 内部控制活动范围狭窄第30-31页
 (七) 预算控制不够科学全面第31-32页
六、 美国和日本内部控制成功经验第32-38页
 (一) 美国企业内部控制成功经验及启示第32-36页
 (二) 日本企业内部控制成功经验及启示第36-38页
七、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第38-44页
 (一) 转变观念,重视内部控制第38页
 (二) 提高内部控制部门的独立性第38-39页
 (三) 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素质第39-40页
 (四) 完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第40页
 (五) 开展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第40页
 (六) 规范风险评估程序第40-41页
 (七) 编制科学的预算方案第41页
 (八) 设立由菲内部董事组成的控制委员会第41-42页
 (九) 实现对内部控制的双重监督第42页
 (十) 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及时有效的传递信息第42页
 (十一)编制周报和月报,进行持续全面的监控第42-44页
八、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农业项目绩效评估机制研究
下一篇:江浙沪地区影子银行规范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