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7页 |
·苦参及苦参生物碱概述 | 第16-22页 |
·苦参生物碱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 | 第16-17页 |
·苦参生物碱的药理作用 | 第17-18页 |
·苦参生物碱的提取研究 | 第18-20页 |
·苦参生物碱的纯化分离研究 | 第20-21页 |
·苦参生物碱的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研究 | 第22-27页 |
·双水相体系的分类 | 第23-24页 |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及特点 | 第24-25页 |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反胶束萃取技术的研究 | 第27-32页 |
·反胶束体系的结构 | 第27-28页 |
·表面活性剂与反胶束体系的形成 | 第28-29页 |
·反胶束萃取的原理与特点 | 第29-30页 |
·反胶束萃取技术的应用 | 第30-3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7页 |
第二章 微波辅助提取-HPLC 法测定苦参中的生物碱 | 第47-59页 |
·前言 | 第47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47-48页 |
·仪器 | 第47-48页 |
·试剂及药材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第48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8页 |
·UPLC/MS 分析条件 | 第48-49页 |
·HPLC 分析条件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UPLC/MS 定性分析 | 第49-50页 |
·HPLC 分析方法及系统适应性 | 第50页 |
·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 第50-52页 |
·精密度及稳定性 | 第52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52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52-53页 |
·不同提取方法对苦参生物碱的提取 | 第53-54页 |
·苦参生物碱含量测定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三章 双水相体系的性质及萃取苦参生物碱的性能研究 | 第59-79页 |
·前言 | 第59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59-60页 |
·仪器 | 第59-60页 |
·试剂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3页 |
·双水相体系的形成 | 第60页 |
·双水相体系相图的绘制 | 第60-61页 |
·双水相体系的筛选及萃取性能研究 | 第61-62页 |
·双水相萃取分离苦参生物碱 | 第62-6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3-75页 |
·双水相体系的形成与性质 | 第63-64页 |
·双水相体系的筛选 | 第64-66页 |
·EtOH/ (NH4)2SO4双水相体系的相图 | 第66-67页 |
·不同影响因素对双水相萃取的影响 | 第67-72页 |
·EtOH/ (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苦参生物碱 | 第72-73页 |
·双水相萃取的热力学过程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第四章 微波辅助 EtOH/ (NH4)2SO4萃取苦参生物碱 | 第79-99页 |
·前言 | 第79-80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80页 |
·仪器 | 第80页 |
·药材及试剂 | 第80页 |
·实验方法 | 第80-81页 |
·微波辅助 EtOH/ (NH4)2SO4萃取分离苦参生物碱 | 第80-81页 |
·EtOH/ (NH4)2SO4萃取分离苦参水提液中苦参生物碱 | 第81页 |
·EtOH/ (NH4)2SO4萃取分离苦参醇提液中苦参生物碱 | 第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97页 |
·单因素考察 | 第81-85页 |
·响应面法优化萃取条件 | 第85-93页 |
·验证实验 | 第93-94页 |
·微波 EtOH/ (NH4)2SO4萃取苦参生物碱 | 第94-96页 |
·双水相萃取苦参生物碱的比较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99页 |
第五章 反胶束体系的形成及萃取纯化苦参生物碱 | 第99-121页 |
·前言 | 第99-100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100页 |
·仪器 | 第100页 |
·试剂及药材 | 第100页 |
·实验方法 | 第100-103页 |
·反胶束体系的形成 | 第100-101页 |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101页 |
·反胶束体系黏度的测定 | 第101-102页 |
·反胶束萃取苦参生物碱的工作流程 | 第102页 |
·苦参生物碱的反胶束萃取 | 第102-103页 |
·反胶束体系的纯化与重复利用 | 第10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12页 |
·反胶束体系的形成与性质 | 第103-104页 |
·反胶束体系的筛选及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104-109页 |
·反胶束萃取苦参生物碱 | 第109-111页 |
·反胶束的重复利用 | 第111-112页 |
·反胶束萃取机理探讨 | 第112-1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12-113页 |
·反胶束体系表面张力与苦参生物碱的萃取 | 第113-115页 |
·反胶束体系黏度与苦参生物碱的萃取 | 第115-116页 |
·反胶束萃取热力学机理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
第六章 微波辅助/双水相/反胶束联合萃取纯化苦参生物碱 | 第121-135页 |
·前言 | 第121-122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122页 |
·仪器 | 第122页 |
·药材及试剂 | 第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122-124页 |
·MAATPE-MRE 法萃取苦参生物碱工作流程图 | 第122-123页 |
·PMAATPE-MRE 法萃取苦参中苦参生物碱 | 第123页 |
·PMAATPE-MRE 法萃取山豆根中苦参生物碱 | 第123-124页 |
·FMAATPE-RME 萃取苦参生物碱 | 第124页 |
·苦参生物碱的分离精制 | 第1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4-132页 |
·PMAATPE-MRE 法萃取苦参中生物碱 | 第124-126页 |
·MAATPE-RME 萃取法与常规纯化方法的比较 | 第126-127页 |
·山豆根中苦参生物碱的 PMAATPE-RME 萃取 | 第127-128页 |
·FMAATPE-RME 萃取苦参生物碱 | 第128-131页 |
·苦参生物碱的分离 | 第131-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