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图表清单 | 第12-16页 |
注释表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6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直升机振动控制 | 第19-23页 |
·直升机振动被动控制 | 第19-20页 |
·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 | 第20-23页 |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 | 第23-29页 |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发展 | 第23-26页 |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作动器 | 第26-29页 |
·压电作动器驱动的振动主动控制 | 第29-3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压电叠层作动器驱动特性分析 | 第36-42页 |
·引言 | 第36页 |
·压电材料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力学模型 | 第37-39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驱动特性 | 第39-41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静态驱动特性 | 第39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动态驱动特性 | 第39-40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的选择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机身/压电叠层作动器耦合优化法 | 第42-64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动态子结构法 | 第43-45页 |
·直升机机身/压电叠层作动器耦合模型 | 第45-47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子系统 | 第45-46页 |
·机身/压电叠层作动器耦合 | 第46-47页 |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参数优化 | 第47-49页 |
·混合优化问题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 | 第49-52页 |
·混合优化过程验证算例 | 第52-54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安装位置及控制器参数一体化优化 | 第54-62页 |
·机身弹性线梁模型 | 第54-57页 |
·参数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直升机结构响应自适应控制的谐波同步识别-修正法 | 第64-94页 |
·引言 | 第64页 |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原理 | 第64-65页 |
·控制输入谐波系数修正 | 第65-70页 |
·修正方程 | 第65-67页 |
·修正方程的收敛条件 | 第67-68页 |
·存在建模误差时的修正方程及其收敛条件 | 第68-70页 |
·控制误差响应谐波系数实时识别 | 第70-79页 |
·最小二乘参数估计 | 第70-71页 |
·递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 | 第71-74页 |
·实时识别算法及仿真 | 第74-79页 |
·结构响应自适应控制的谐波同步识别-修正 | 第79-92页 |
·谐波同步识别-修正过程 | 第79-80页 |
·单频激励控制仿真 | 第80-88页 |
·双频激励控制仿真 | 第88-92页 |
·小结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压电叠层作动器驱动的结构响应自适应控制实验研究 | 第94-106页 |
·引言 | 第94页 |
·结构响应自适应控制实验系统 | 第94-97页 |
·结构响应自适应控制仿真 | 第97-101页 |
·稳态谐波振动响应控制仿真 | 第97-99页 |
·实测振动响应控制仿真 | 第99-101页 |
·结构响应自适应控制实验研究 | 第101-105页 |
·稳态谐波振动响应控制实验研究 | 第101-103页 |
·实测振动响应控制实验研究 | 第103-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结构振动自适应控制中压电叠层作动器迟滞非线性的谐波输入补偿法 | 第106-116页 |
·引言 | 第106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迟滞非线性补偿 | 第106-110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的非线性影响 | 第106-107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非线性的谐波输入补偿 | 第107-110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非线性影响及其补偿实验研究 | 第110-114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非线性影响实验研究 | 第110-112页 |
·压电叠层作动器非线性谐波输入补偿实验研究 | 第112-114页 |
·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结论 | 第116-117页 |
·展望 | 第117-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