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电池极片轧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仿真技术在液压领域的应用 | 第14页 |
| ·Matlab 仿真软件简介 | 第14-15页 |
|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液压 AGC 厚度控制原理及极片轧机轧制原理 | 第16-31页 |
| ·轧机厚度控制基本原理 | 第16-20页 |
| ·轧机的弹跳方程和弹跳曲线 | 第16-18页 |
| ·轧件的塑性变形曲线和塑性方程 | 第18-19页 |
| ·轧机的弹塑曲线 | 第19-20页 |
| ·板带材厚差产生的原因 | 第20页 |
| ·轧件出口厚度波动分析 | 第20-23页 |
| ·厚度控制的几种调节方式 | 第23-25页 |
| ·压下量调整 | 第23-24页 |
| ·张力调节 | 第24-25页 |
| ·几种常见的 AGC 及其控制原理 | 第25-28页 |
| ·厚度计(GM)式 AGC | 第25-26页 |
| ·监控 AGC | 第26-27页 |
| ·前馈式 AGC | 第27页 |
| ·秒流量 AGC | 第27-28页 |
| ·极片轧机轧制原理及离线调节辊缝的局限性 | 第28-30页 |
| ·传统电池极片轧机的缺陷和不足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极片轧机液压压下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1-47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极片轧机液压压下系统分析 | 第31-33页 |
| ·极片轧机液压压下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41页 |
| ·伺服阀流量方程 | 第33-36页 |
| ·液压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 第36页 |
| ·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 第36-37页 |
| ·阀控缸控制方框图和传递函数 | 第37-40页 |
| ·其它环节的数学模型 | 第40-41页 |
| ·极片轧机液压压下系统控制方框图和传递函数 | 第41-42页 |
| ·所需参数的计算 | 第42-46页 |
| ·已知参数计算 | 第42-44页 |
| ·已知参数列表 | 第44-45页 |
| ·由已知参数计算所得参数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极片轧机液压压下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47-66页 |
| ·液压系统仿真简介 | 第47-48页 |
| ·Matlab 语言简介 | 第48-49页 |
| ·Matlab 语言的介绍 | 第48页 |
| ·工具包 Simulink 介绍 | 第48-49页 |
| ·极片轧机压下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49-52页 |
| ·位置闭环稳定性分析及伺服放大系数的确定 | 第49-51页 |
| ·压力闭环稳定性分析及环伺服放大系数的确定 | 第51-52页 |
| ·极片轧机压下系统闭环响应分析 | 第52-56页 |
| ·位置闭环系统响应分析 | 第52-54页 |
| ·轧制力闭环动态响应分析 | 第54-56页 |
| ·极片轧机液压压下系统的 PID 校正 | 第56-60页 |
| ·PID 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 第56-57页 |
| ·PID 参数的整定方法 | 第57-58页 |
| ·位置闭环 PID 仿真 | 第58-59页 |
| ·轧制力闭环 PID 仿真分析 | 第59-60页 |
| ·参数变化和有负载干扰时压下系统 PI 仿真分析 | 第60-62页 |
| ·极片轧机轧制速度的探讨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5章 极片轧机压下系统控制算法的研究及仿真分析 | 第66-80页 |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66-68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66-67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 第67-68页 |
| ·模糊自适应 PID 基本原理 | 第68-69页 |
| ·模糊自适应 PID 的设计过程 | 第69-74页 |
| ·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语言的设计 | 第69-71页 |
|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和模糊控制算法的确定 | 第71-74页 |
| ·模糊控制器解模糊方法 | 第74页 |
| ·模糊自适应 PID 的仿真研究 | 第74-79页 |
| ·位置闭环模糊自适应 PID 仿真分析 | 第74-75页 |
| ·压力闭环模糊自适应 PID 仿真分析 | 第75-77页 |
| ·参数变化和有负载干扰时模糊自适应 PID 和传统 PID 仿真对比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