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记忆技术在焊缝缺陷检测中的量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概述 | 第12-14页 |
| ·射线法(RT) | 第12页 |
| ·超声法(UT) | 第12-13页 |
| ·渗透检测法(PT) | 第13页 |
| ·磁粉检测(MT) | 第13页 |
| ·涡流检测 | 第13-14页 |
|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概述 | 第14-17页 |
|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磁记忆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 第2章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机理 | 第19-28页 |
| ·物质的磁性 | 第19页 |
| ·物质磁性的分类及特征 | 第19-20页 |
| ·磁化强度、磁化率介绍 | 第19页 |
| ·物质磁性的分类及特征 | 第19-20页 |
| ·铁磁物质的基本特点──自发磁化和磁畴 | 第20-21页 |
| ·铁磁物质的基本现象 | 第21-23页 |
| ·磁晶各向异性 | 第21-22页 |
| ·磁致伸缩 | 第22页 |
| ·退磁作用 | 第22-23页 |
| ·磁记忆检测原理 | 第23-27页 |
| ·磁机械效应 | 第23页 |
| ·磁弹性效应 | 第23-25页 |
| ·磁记忆检测原理 | 第25-26页 |
| ·磁记忆检测仪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应力与磁记忆信号关系的研究 | 第28-43页 |
| ·试验方案 | 第28-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 ·制备试件 | 第28页 |
| ·静载拉伸试验 | 第28-30页 |
| ·磁记忆信号的小波预处理 | 第30-36页 |
| ·小波分析方法概述 | 第30页 |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30-31页 |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1-32页 |
| ·多分辨分析 | 第32-34页 |
| ·小波消噪 | 第34页 |
| ·磁记忆信号的小波消噪 | 第34-36页 |
| ·磁记忆信号特征值的提取 | 第36-42页 |
| ·磁记忆信号梯度值 K | 第36-37页 |
| ·磁记忆信号峰峰值 H_(pp)( y) | 第37-38页 |
| ·小波包基本理论 | 第38-39页 |
| ·小波包能量谱 | 第39-40页 |
| ·磁记忆信号的小波包能量谱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应力状态的神经网络识别 | 第43-50页 |
| ·神经网络简介 | 第43-45页 |
| ·神经网络结构模型 | 第43-44页 |
| ·神经网络的特性 | 第44-45页 |
| ·BP 神经网络 | 第45-47页 |
| ·BP 网络结构 | 第45页 |
| ·BP 网络设计过程 | 第45-47页 |
| ·BP 网络的 Matlab 实现 | 第47-49页 |
| ·创建 BP 网络 | 第47页 |
| ·应力状态的神经网络判别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焊缝缺陷磁记忆信号的量化分析 | 第50-70页 |
| ·焊缝缺陷的磁记忆检测试验 | 第50-51页 |
| ·试验试件及设备 | 第50-51页 |
| ·试验方法 | 第51页 |
| ·初始状态试验结果 | 第51-57页 |
| ·焊缝裂纹磁记忆信号的量化分析 | 第57-64页 |
| ·焊缝裂纹的定位特征 | 第57页 |
| ·磁记忆信号特征值的选择 | 第57页 |
| ·裂纹参数对磁记忆信号的影响 | 第57-61页 |
| ·焊缝裂纹磁记忆信号的量化分析 | 第61-64页 |
| ·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 ·焊缝裂纹的神经网络判别 | 第66-68页 |
| ·输入层与输出层神经元个数的确定 | 第66页 |
| ·隐层节点数的确定 | 第66-68页 |
| ·拉伸试验结果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