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聋大学生心理弹性特质及其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1-12页
     ·实践意义第12页
   ·概念界定第12-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25页
   ·心理弹性之相关研究第14-21页
     ·心理弹性的定义类型第14-15页
     ·心理弹性的建构模型第15-17页
     ·心理弹性的评估第17-19页
     ·心理弹性的国内外研究第19-21页
   ·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之相关研究第21-23页
     ·应对方式的分类第21页
     ·应对方式的测量第21-22页
     ·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第23页
   ·以往研究局限与未来发展趋势第23-25页
3 研究设计第25-27页
   ·研究目的第25页
   ·研究对象第25页
   ·研究工具第25-26页
   ·研究方法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页
   ·研究总体框架第26-27页
4 研究一 聋大学生心理弹性特质分析第27-40页
   ·研究目的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页
   ·研究工具第27页
   ·被试情况第27页
   ·研究角度确定第27页
   ·研究结果第27-40页
     ·两群体心理弹性总体情况对比第28-29页
     ·两群体心理弹性之性别差异性第29-32页
     ·两群体心理弹性之年级差异性第32-37页
     ·两群体高低心理弹性组对比第37-40页
5 研究二 聋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第40-46页
   ·研究目的第40页
   ·研究方法第40页
   ·研究工具第40页
   ·被试情况第40页
   ·研究角度确定第40页
   ·研究结果第40-46页
     ·聋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第41-42页
     ·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影响聋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第42-45页
     ·聋大学生高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组心理弹性变化分析第45-46页
6 总体讨论第46-52页
   ·两群体心理弹性总体状况对比分析第46-47页
   ·两群体心理弹性之性别差异分析第47-48页
   ·两群体心理弹性之年级差异分析第48-49页
   ·两群体高低弹性组比较分析第49-50页
   ·聋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关系分析第50-52页
7 结论与反思第52-54页
   ·研究结论第52页
   ·研究特色第52页
   ·研究局限第52-53页
   ·本论文进一步的研究设想第53-54页
8 聋生心理弹性问题应对策略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9-60页
附录B 大学生心理弹性调查问卷第60-63页
附录C 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调查问卷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及其策略研究
下一篇:游戏教学对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之成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