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绪论 | 第8-12页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9-10页 |
(1) 国外研究述评 | 第9页 |
(2) 国内研究述评 | 第9-10页 |
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0页 |
(2)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0-11页 |
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二、区域开发建设的研究理论对日照国际海洋城开发建设的指导 | 第12-16页 |
1. 梯度转移理论的指导 | 第12页 |
2. 辐射理论的指导 | 第12-13页 |
3. 增长极理论的指导 | 第13页 |
4.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的指导 | 第13-14页 |
5.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 | 第14-16页 |
三、日照国际海洋城开发建设的SWOT分析 | 第16-21页 |
1. 优势 | 第16-18页 |
(1) 海洋资源丰富 | 第16页 |
(2) 区位条件优越 | 第16-17页 |
(3) 生态历史资源丰富 | 第17页 |
(4) 发展基础条件较好 | 第17-18页 |
2. 劣势 | 第18页 |
(1)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 第18页 |
(2) 海洋新兴产业基础薄弱 | 第18页 |
(3) 缺失国际国内航空运输线 | 第18页 |
(4) 面临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竞争压力 | 第18页 |
3. 机遇 | 第18-19页 |
(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带来的契机 | 第19页 |
(2) 国际国内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提供难得机遇 | 第19页 |
(3) 全球海洋科技创新合作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 第19页 |
(4) 我国海洋产品需求加速增长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 第19页 |
4. 挑战 | 第19-21页 |
(1) 国内主要地区和城市海洋经济竞争激烈 | 第19-20页 |
(2) 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竞争加剧 | 第20页 |
(3) 资源支撑和环境容量相对不足 | 第20-21页 |
四、日照国际海洋城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和运作模式 | 第21-25页 |
1. 战略定位 | 第21-22页 |
(1) 日照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 第21页 |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先导区 | 第21页 |
(3) 国家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区 | 第21-22页 |
(4) 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外开放试验区 | 第22页 |
(5) 滨海生态宜业宜居新城 | 第22页 |
2. 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1) 新产业 | 第22页 |
(2) 新生态 | 第22页 |
(3) 新生活 | 第22-23页 |
3. 运作模式 | 第23-25页 |
(1) 坚持政府引导 | 第23页 |
(2) 突出企业主体 | 第23页 |
(3) 实行市场化运作 | 第23-24页 |
(4) 加快中新合作 | 第24-25页 |
五、日照国际海洋城开发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创新 | 第25-30页 |
1. 实施体制创新 | 第25-26页 |
(1) 确保集中授权 | 第25页 |
(2) 突出精简效能 | 第25页 |
(3) 实行开放运作 | 第25-26页 |
(4) 注重法制规范 | 第26页 |
(5) 促进政企分开 | 第26页 |
2. 实施机制创新 | 第26-28页 |
(1) 创新土地开发机制 | 第27页 |
(2) 创新投融资运作机制 | 第27页 |
(3) 创新项目管理机制 | 第27页 |
(4) 创新政策推进机制 | 第27页 |
(5) 创新公共服务机制 | 第27-28页 |
(6) 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 第28页 |
3. 实施管理创新 | 第28-30页 |
(1) 开展高效能的开发管理工作创新 | 第28页 |
(2) 开展精细化的城市建设管理创新 | 第28-29页 |
(3) 开展人体化的社会管理工作创新 | 第29页 |
(4) 开展开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第29-30页 |
六、苏州工业园和中新天津生态城对日照国际海洋城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 第30-37页 |
1. 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1) 苏州工业园发展现状 | 第30页 |
(2) 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2. 主要经验 | 第31-34页 |
(1) 坚持超前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 | 第31-32页 |
(2) 坚持产业优先,建设现代化产城融合新区 | 第32页 |
(3)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 | 第32-33页 |
(4) 坚持管理创新,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 第33页 |
(5) 坚持创新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 | 第33-34页 |
3. 借鉴与启示 | 第34-37页 |
(1) 日照国际海洋城要用一流标准,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做好开发建设 | 第34页 |
(2) 日照国际海洋城要超前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并严格执行 | 第34-35页 |
(3) 日照国际海洋城要突出产业发展,做到以产带城、以城促产 | 第35页 |
(4) 日照国际海洋城要打破常规发展,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 第35-36页 |
(5) 日照国际海洋城要重视科技和人才,增强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 | 第36页 |
(6) 日照国际海洋城要做到以我为主,发挥国有资本在开发中的带动作用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