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论第8-11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评析第8-10页
 (三)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0-11页
  1. 方法创新第10页
  2. 理论创新第10-11页
  3. 视角创新第11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学理分析第11-18页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第11-12页
  1. 信仰的内涵第11-12页
  2. 理想、信念和信仰第12页
  3. 迷信、宗教和信仰第12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提法的合理性第12-14页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符合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理论第13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社会主义主义初级阶段所特有的精神现象第13-14页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及基本内容第14-16页
  1. 科学内涵第14页
  2. 基本内容第14-16页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三者间的关系第16-18页
  1.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具有内在统一性第16-17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具体化第17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信仰第17-18页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问题调研结果分析第18-24页
 (一) 本次调研的结果分析第18-19页
  1.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第18-19页
  2. 课堂教学情况分析第19页
  3. 群体访谈结果分析第19页
 (二) 大学生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危机的特性第19-21页
  1. 易变性第19-20页
  2. 功利性第20-21页
  3. 非科学性第21页
  4. 从众性第21页
 (三) 大学生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探析第21-24页
  1. 媒体力量的反作用导致信仰缺失第21-22页
  2. 多元文化的冲撞造成信仰迷失第22页
  3. 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促使信仰丢失第22-23页
  4. 幸福指数低导致信仰流失第23页
  5. 社会阶级分层催使信仰丧失第23-24页
  6. 社会转型加速信仰遗失第24页
  7. 高校对信仰教育的忽视致使信仰痛失第24页
三、重塑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必要性第24-27页
 (一)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第25-26页
 (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第26页
 (三) 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思想支柱第26-27页
 (四) 抵制西方“颜色革命”的重要保证第27页
 (五) 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动力支持第27页
四、重塑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途径与方法第27-32页
 (一)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第27-29页
  1. 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最主要的渠道第27-28页
  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重塑还要依靠教师队伍的宣讲第28页
  3. 优化校园环境对大学生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有着感染的内化作用第28-29页
 (二) 大力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第29-30页
  1. 要杜绝“家长制”的观念和作风第29-30页
  2. 营造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氛围第30页
 (三) 全力依靠社会教育的依托机制第30-31页
 (四) 着重强调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核心作用第31-32页
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问题问卷调查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7-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师教育衔接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下一篇:日照国际海洋城开发建设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