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 | 第14-17页 |
·重复数据删除比例 | 第14-15页 |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分类 | 第15-17页 |
·虚拟机映像文件中的重复数据删除特征 | 第17-21页 |
·虚拟机映像文件的重复数据删除 | 第18-19页 |
·基于文件的虚拟机映像重复数据删除 | 第19-21页 |
·磁盘访问瓶颈问题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第24-35页 |
·重复数据删除的一般过程和原理 | 第24-27页 |
·单实例文件存储 | 第24-25页 |
·现有重复数据删除系统方案研究 | 第25页 |
·HHT 分级哈希树 | 第25-26页 |
·数据流局部性 | 第26-27页 |
·重复数据删除中的磁盘访问瓶颈问题 | 第27-32页 |
·DDFS | 第27-29页 |
·稀疏索引技术 | 第29-30页 |
·Extreme Binning | 第30-32页 |
·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 | 第32-34页 |
·Extreme Binning 分布式方案 | 第32-33页 |
·基于 Hadoop 架构的分布式 | 第33页 |
·面向 SAN 的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随机抽样的重复数据删除研究 | 第35-43页 |
·基于随机抽样的内存索引 | 第35-38页 |
·内存索引结构 | 第35-36页 |
·重复数据删除实现方案 | 第36-37页 |
·基于随机抽样的算法实现 | 第37-38页 |
·实验分析 | 第38-42页 |
·实验数据集 | 第39页 |
·一般情况下重复数据删除比例 | 第39-40页 |
·随机抽样下重复数据删除比例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分组目录的稀疏索引技术 | 第43-56页 |
·目录树结构及文件索引 | 第43-45页 |
·目录树的划分方法 | 第45-46页 |
·分组目录的抽样 | 第46-47页 |
·随机抽样 | 第46-47页 |
·基于 Broder 理论的抽样 | 第47页 |
·检测发现重复及重复数据的删除 | 第47-51页 |
·基于分组目录的二级索引结构 | 第47-48页 |
·重复数据删除过程 | 第48-49页 |
·重复数据删除算法实现 | 第49页 |
·实例分析 | 第49-5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不同抽样比例因子的对比 | 第51-52页 |
·随机抽样方法和基于 Broder 理论的抽样方法比较 | 第52-53页 |
·分组目录中平均文件数不同的情况对比 | 第53-54页 |
·基于分组目录稀疏索引和基于随机抽样的对比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分布式环境的重复数据删除 | 第56-63页 |
·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总体架构 | 第56-57页 |
·文件索引的路由 | 第57-59页 |
·虚拟机映像文件分组目录的分布化 | 第57页 |
·文件索引的路由算法 | 第57-59页 |
·主要工作流程 | 第59-62页 |
·分布式环境下重复数据删除主要工作流程 | 第59-60页 |
·数据节点的迁移策略 | 第60-61页 |
·分布式环境下重复数据删除系统的特点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3-66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3-64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3-7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