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民事审级制度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7页
 二、文献综述第7-10页
 三、研究的主要结构和内容第10-12页
第一章 民事审级制度的基本问题第12-22页
 第一节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主要特征第12-14页
  一、四级两审终审的层级设置第12-13页
  二、续审主义模式的上诉审第13-14页
  三、实施普遍上诉制度第14页
 第二节 民事审级制度的功能和价值目标第14-17页
  一、民事审级制度的功能第15-16页
  二、民事审级制度的价值目标第16-17页
 第三节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存在的弊端第17-22页
  一、各级法院的审判职能趋同化第17-18页
  二、终审法院级别偏低,难以保障法律统一适用第18-19页
  三、频繁启动的再审程序导致终审不终第19-20页
  四、缺少限制的发回重审制度导致复审率居高不下第20-22页
第二章 民事审级制度之域外考察第22-31页
 第一节 美国与德国民事审级制度之考察第22-25页
  一、美国民事审级制度考察第22-24页
  二、德国民事审级制度考察第24-25页
 第二节 域外审级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5-31页
  一、确定各级法院的不同审理范围第26-28页
  二、在上诉审中区分事实性问题与法律性问题第28页
  三、限制上诉审的启动条件第28-29页
  四、实现审级制度的多元化第29-31页
第三章 重构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整体设想第31-40页
 第一节 科学划分各级法院的职能权限第31-34页
  一、划分不同法院审理权限的标准第31-33页
  二、合理地设置审级重心第33-34页
 第二节 构建多元化民事审级制度的具体方式第34-40页
  一、附条件地实施一审终审制度第34-35页
  二、确立两审终审制度的基础地位第35-36页
  三、建立有限的三审终审制度第36-40页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下一篇: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