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 论文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简释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一、 和解理念在古代法治社会中的体现 | 第12-13页 |
二、 近现代法治社会中调解与和解的融合 | 第13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 | 第13-16页 |
一、 刑事和解制度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 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诉讼价值 | 第16-17页 |
一、 有利于有效化解纠纷 | 第16页 |
二、 有利于提高司法诉讼效益 | 第16-17页 |
三、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域外刑事和解制度考察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域外国家刑事和解理论的发展 | 第19-21页 |
一、 平衡理论 | 第19页 |
二、 叙说理论 | 第19-20页 |
三、 恢复性司法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域外国家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发展 | 第21-24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 | 第21-23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域外刑事和解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一、 区别比较 | 第24-25页 |
二、 相同之处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架构及其不足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范体系 | 第27-29页 |
一、 启动刑事和解程序的适用条件 | 第27-28页 |
二、 和解协议的效力 | 第28-29页 |
三、 和解协议的履行 | 第29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3页 |
一、 适用范围和协议履行方式有待调整 | 第29-30页 |
二、 配套措施不健全 | 第30-33页 |
三、 司法工作人员的公正执法理念有待提高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想 | 第35-47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5-39页 |
一、 必要性 | 第35-38页 |
二、 可行性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具体途径 | 第39-46页 |
一、 制度层面 | 第39-41页 |
二、 配套措施 | 第41-45页 |
三、 加强公正执法理念的培养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