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两个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毒力测定和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语表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18页
   ·单增李斯特菌简介第11-16页
     ·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血清分型第12页
     ·致病机制第12页
     ·毒力因子第12-16页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概述第16页
   ·微生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概述第16-17页
   ·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第17-18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材料第19-21页
     ·菌种第19页
     ·实验动物和细胞株第19页
     ·主要试剂第19页
     ·主要器材第19-20页
     ·主要溶液配制第20-21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第21页
   ·方法第21-27页
     ·LM605和LM201的体外毒力测定第21-22页
     ·LM605和LM201的体内毒力测定第22-23页
     ·LM605和LM201的基因组测序、拼接和注释第23-24页
     ·利用基因组序列进行血清分型第24-25页
     ·主要毒力基因的序列分析第25页
     ·进化分析第25-26页
     ·利用基因组序列进行致病相关基因的推测第26-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44页
   ·LM605和LM201的体外毒力测定结果第27-31页
     ·菌落形态和革兰氏染色特性第27-28页
     ·溶血性测定结果第28页
     ·生化鉴定结果第28-29页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比较结果第29-30页
     ·LM605和LM201对细胞的粘附侵袭能力测定结果第30-31页
   ·LM605和LM201的体内毒力测定结果第31-33页
     ·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结果第31-32页
     ·临床症状第32-33页
     ·病理解剖学变化第33页
     ·病理组织学变化第33页
   ·LM605和LM201的基因组测序结果与分析第33-38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检测结果第33-34页
     ·基因组测序、拼接和注释结果第34-38页
   ·LM605和LM201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第38-44页
     ·利用基因组序列进行血清分型的结果第38页
     ·16S rRNA系统进化树构建与分析第38-39页
     ·主要毒力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9-40页
     ·主要毒力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分子进化树构建与分析第40-42页
     ·利用基因组序列进行致病相关基因推测的结果第42-44页
5 讨论第44-47页
   ·单增李斯特菌体内毒力测定分析第44页
   ·生物被膜(bacteria biofilm)形成能力的分析第44-45页
   ·基因组测序第45页
   ·血清分型第45页
   ·进化分析第45-46页
   ·毒力基因的推测第46-47页
6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第55-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鸭甲型肝炎病毒VP0、VP1截短基因的表达及初步应用
下一篇:PRRSV流行毒株NSP2、ORF5遗传变异分析及其弱毒疫苗免疫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