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鸭甲型肝炎病毒VP0、VP1截短基因的表达及初步应用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缩略语表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21页
 1 DVH概述第14-20页
   ·DHAV的流行及分布第14页
   ·DHAV的分类地位第14-15页
   ·DHAV病原学特性第15-16页
   ·DHAV分子生物学特性第16-17页
   ·DHAV诊断方法的研究第17-19页
   ·截短基因的表达第19-20页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材料方法第21-38页
 1 试验材料第21-24页
   ·毒株、动物、质粒和血清第21页
   ·主要试剂第21页
   ·主要仪器第21-22页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置第22-24页
     ·抗生素第22页
     ·培养基类第22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相关溶液第22页
     ·Western blot相关溶液第22页
     ·蛋白表达与检测的相关溶液第22-23页
     ·纯化蛋白相关溶液第23页
     ·纯化抗体相关溶液第23页
     ·ELISA相关溶液第23-24页
 2 方法第24-38页
   ·鸭甲型肝炎病毒的增殖与纯化第24页
   ·VP0、VP1蛋白的分段设计与引物合成第24-26页
   ·VP0、VP1截短基因的克隆第26-29页
     ·病毒RNA的提取第26页
     ·RT-PCR扩增及检测第26页
     ·RT-PCR产物回收与纯化第26-27页
     ·VP0F1-3、VP1F1-2五段截短基因的回收与纯化第27-28页
     ·VP0、VP1截短基因与克隆载体的连接第28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8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28-29页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第29-31页
     ·带有粘性末端VP0、VP1截短基因片段和载体pET28a的制备第29页
     ·VP0、VP1截短基因和载体pET28a的连接、转化及鉴定第29-30页
     ·重组质粒pET28a-VP0/VP1(截短)质粒的酶切鉴定第30页
     ·重组质粒pET28a-VP0/VP1(截短)质粒的PCR鉴定第30-31页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及蛋白的纯化第31-32页
     ·重组质粒的转化第31页
     ·截短蛋白诱导表达最佳条件的摸索第31页
     ·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第31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31-32页
     ·重组蛋白浓度的测定第32页
     ·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第32页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2-34页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操作步骤第32页
     ·重组蛋白最佳包被浓度和最佳血清工作浓度的确定第32-33页
     ·最佳包被条件的确定第33页
     ·最佳封闭剂和封闭时间的确定第33页
     ·血清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第33页
     ·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第33页
     ·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第33-34页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第34页
     ·特异性试验第34页
     ·敏感性试验第34页
     ·重复性试验第34页
     ·包被抗原保存期试验第34页
   ·VP0、VP1截短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34-36页
     ·日本大耳白兔的免疫第34-35页
     ·抗血清的收集第35页
     ·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血清效价第35页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第35页
     ·多克隆抗体浓度的测定第35-36页
   ·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6-38页
     ·夹心ELISA方法的操作程序第36页
     ·捕获抗体的选择第36页
     ·最佳封闭剂和封闭时间的确定第36-37页
     ·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第37页
     ·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的确定第37页
     ·最佳抗原、鸭多抗和酶标二抗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第37页
     ·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第37页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第37页
     ·特异性试验第37页
     ·重复性试验第37-38页
试验结果第38-52页
 1 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I)的浓度测定第38页
 2 VP0、VP1截短基因的克隆表达第38-42页
   ·VP0、VP1基因RT-PCR的扩增结果第38页
   ·VPOF1-3、VP1F1-2基因和VP0、VP1截短基因扩增结果第38-40页
   ·pET28a-VP0/VP1(截短)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第40页
   ·截短蛋白诱导表达最佳条件的摸索及表达形式的鉴定第40页
   ·可溶性截短蛋白的纯化及浓度的测定第40-42页
   ·截短蛋白的Western blot结果第42页
 3 鸭肝炎病毒VP0截短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2-47页
   ·VP0截短蛋白最佳包被浓度和鸭血清稀释度的确定第42-43页
   ·最佳包被条件的确定第43页
   ·最佳封闭剂和封闭时间的确定第43页
   ·血清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第43-44页
   ·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第44页
   ·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第44-45页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第45页
   ·特异性试验第45页
   ·敏感性试验第45-46页
   ·重复性试验第46页
   ·包被抗原保存期试验第46-47页
 4 VP0、VP1截短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47页
   ·VP0、VP1截短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第47页
   ·VP0、VP1截短蛋白多克隆抗体浓度的测定第47页
 5 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7-52页
   ·捕获抗体的确定第47-48页
   ·最佳封闭剂和封闭时间的确定第48页
   ·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最佳浓度的确定第48-49页
   ·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的确定第49页
   ·最佳抗原、鸭多抗和酶标二抗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第49-50页
   ·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第50页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第50页
   ·特异性试验第50-51页
   ·重复性试验第51-52页
讨论第52-56页
 1 VP0、VP1的截短表达第52页
 2 VP0、VP1截短蛋白的分析第52-53页
 3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第53-54页
 4 夹心ELISA检测方法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节NMD通路中SMG5的miR-433的鉴定及miRNA-NMD-作用底物调控通路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两个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毒力测定和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