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狂犬病概况 | 第13-14页 |
·狂犬病流行概况 | 第14-17页 |
·国外狂犬病流行概况 | 第14-16页 |
·国内狂犬病流行概况 | 第16-17页 |
·狂犬病诊断 | 第17-21页 |
·狂犬病的临床诊断 | 第17-18页 |
·实验室诊断 | 第18-20页 |
·狂犬病抗原检测 | 第18-19页 |
·RABV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19-20页 |
·血清学诊断 | 第20-21页 |
·小鼠及犬狂犬病的实验动物进展 | 第21页 |
·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41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细胞与毒株 | 第22页 |
·试剂及药品 | 第22-23页 |
·培养基的配置 | 第23页 |
·主要缓冲液及相关试剂的配置 | 第23-24页 |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本实验中所用到的引物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41页 |
·病毒增殖 | 第24-25页 |
·狂犬病病毒街毒株DRV-SX-09扩增 | 第24页 |
·CVS-11细胞毒的扩增 | 第24-25页 |
·病毒滴定 | 第25-27页 |
·小鼠颅内接种DRV-SX-09病毒滴定 | 第25-26页 |
·CVS-11滴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犬唾液的采集及处理 | 第27-28页 |
·唾液总RNA的提取及RT-PCR扩增目的片段 | 第28-30页 |
·总RNA提取 | 第28页 |
·PCR灵敏度分析鉴定 | 第28-29页 |
·RT-PCR | 第29-30页 |
·N基因全长扩增 | 第30-31页 |
·酶切产物的回收 | 第31-32页 |
·N基因片段与载体pET-42b的连接体反应 | 第32页 |
·连接体系的转化 | 第32页 |
·质粒的小量提取 | 第32-33页 |
·质粒酶切鉴定 | 第33-34页 |
·动物实验及样品采集 | 第34-35页 |
·攻毒前动物预处理 | 第34页 |
·实验分组 | 第34页 |
·犬血液的采集 | 第34页 |
·犬脑脊液的采集 | 第34-35页 |
·比格犬脑组织的获取 | 第35页 |
·唾液腺(舌下腺)的获取 | 第35页 |
·其他器官的获取 | 第35页 |
·病理切片制作 | 第35-37页 |
·取材 | 第35页 |
·犬脑的固定 | 第35-36页 |
·脱水、透明及包埋 | 第36页 |
·切片制备 | 第36页 |
·染色和封片 | 第36-37页 |
·免疫组化 | 第37-38页 |
·荧光抗体中和试验检测犬血清及脑脊液中和抗体 | 第38-39页 |
·本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试验废物的处理 | 第40-41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1-59页 |
·阳性质粒的构建及检测引物PCR灵敏度鉴定分析 | 第41-44页 |
·狂犬病病毒街毒株DRV-SX-09 N基因序列的扩增 | 第41-42页 |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42页 |
·检测引物的鉴定 | 第42-43页 |
·PCR灵敏度检测分析 | 第43-44页 |
·狂犬病病毒街毒株DRV-SX-09小鼠MICLD_(50)的测定 | 第44-45页 |
·比格犬感染RABV的临床表现 | 第45-46页 |
·犬的唾液排毒情况检测 | 第46-49页 |
·犬的血常规检测结果 | 第49页 |
·犬的脑脊液常规检测 | 第49页 |
·犬的脑脊液和血清的中和抗体水平 | 第49-51页 |
·犬体内病毒分布情况 | 第51-52页 |
·犬脑组织的病理检测结果 | 第52-53页 |
·免疫组化法检测病毒的分布 | 第53-5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9-62页 |
·发病犬唾液排毒情况的鉴定分析 | 第59页 |
·病毒在发病犬体内分布情况 | 第59-60页 |
·犬发病前后中和抗体水平分析 | 第60页 |
·发病前后血液和脑脊液生化分析 | 第60-61页 |
·发病犬的脑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61页 |
·发病犬脑内病毒的分布情况分析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