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引言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公差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柔性零件装配偏差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飞机装配偏差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柔性零件表面形状连续性表达和几何协方差模型 | 第20-31页 |
·引言 | 第20页 |
·柔性零件表面形状连续性的表示方法 | 第20-22页 |
·柔性零件表面形状偏差的特点 | 第20-21页 |
·柔性零件表面偏差的表达 | 第21-22页 |
·表面形状的几何协方差模型 | 第22-26页 |
·几何协方差建模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表面翘曲偏差的几何协方差模型 | 第23-24页 |
·表面波动偏差的几何协方差模型 | 第24-26页 |
·混合偏差的几何协方差模型 | 第26页 |
·实例验证与分析 | 第26-30页 |
·铝合金折弯件表面偏差数据的采集 | 第26-27页 |
·混合多项式权值系数求解 | 第27-29页 |
·几何协方差模型的建立及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飞机装配型架卡板定位偏差的统计分析技术 | 第31-43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孔-销-孔配合轴心偏差 | 第32-33页 |
·孔-销-槽配合轴心偏差 | 第33-35页 |
·卡板工作型面接触点偏差 | 第35-39页 |
·确定性定位分析的线性算法 | 第35-37页 |
·卡板工作型面接触点法向偏差 | 第37-38页 |
·接触点法向偏差之间的几何协方差关系 | 第38-39页 |
·Vis/VSA 软件仿真分析 | 第39-42页 |
·Vis/VSA 软件运用介绍 | 第39-40页 |
·卡板定位偏差的 Vis/VSA 建模及对比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柔性件装配偏差的分段线性力学分析模型 | 第43-59页 |
·引言 | 第43页 |
·柔性零件装配偏差的线性分析模型 | 第43-50页 |
·线性有限元法及超元刚度矩阵 | 第43-45页 |
·柔性零件装配偏差的分段线性分析 | 第45-50页 |
·实验验证 | 第50-58页 |
·实验夹具设计 | 第50-51页 |
·实验方案及过程 | 第51-56页 |
·模型求解及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柔性零件装配偏差的统计分析模型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页 |
·柔性零件装配偏差的统计分析模型 | 第59-62页 |
·分段线性力学模型的统计表达 | 第59-60页 |
·装配偏差的统计分析建模 | 第60-62页 |
·实例分析 | 第62-66页 |
·平尾前缘装配分析 | 第62-63页 |
·装配偏差模型求解 | 第63-64页 |
·Vis/VSA 软件仿真分析 | 第64-65页 |
·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