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基于M-C作图进行牙鲆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遗传鉴定与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30页
   ·牙鲆研究背景第11-12页
   ·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第12-15页
     ·生理性别第12-13页
     ·遗传性别及类型第13-14页
     ·鱼类性别控制方法第14-15页
     ·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第15页
   ·鱼类的性反转(sex reversal)第15-16页
   ·鱼类雌核发育第16-21页
     ·天然雌核发育第17页
     ·人工雌核发育的诱导第17-21页
   ·人工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定第21-22页
   ·雌核发育的应用第22-26页
     ·雌核发育的性别决定第22页
     ·单性群体的利用第22页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第22-23页
     ·纯系的快速建立第23-24页
     ·提高选种效率第24-25页
     ·基因-着丝点作图第25页
     ·濒危物种的保护第25-26页
   ·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26-27页
     ·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后代成活率低第26页
     ·有丝分裂鉴定较复杂第26-27页
   ·微卫星标记技术简介第27-28页
     ·分子遗传学标记第27页
     ·微卫星 DNA 标记第27-28页
   ·微卫星 DNA 标记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28-30页
第二章 有效鉴定牙鲆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第30-57页
   ·实验材料第30-31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1-32页
     ·实验仪器第31页
     ·实验试剂和药品第31-32页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6页
     ·基因组 DNA 提取第32-33页
     ·微卫星标记获得第33-35页
     ·PCR 扩增及电泳第35-36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6页
   ·结果第36-51页
     ·M-C 作图第36-46页
     ·有丝分裂家系微卫星分析第46-51页
   ·讨论第51-57页
第三章 基于 M-C 作图鉴定牙鲆不同二倍体的遗传特征第57-68页
   ·材料第57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7-58页
   ·试验方法第58-59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58页
     ·微卫星标记第58页
     ·PCR 反应及电泳第58页
     ·统计分析第58-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4页
     ·M-C 作图第59页
     ·4 种二倍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9-62页
     ·4 种二倍体的纯合性分析第62-64页
   ·讨论第64-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硕士在读期间撰写与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下一篇:Dicer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在牙鲆早期发育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