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格听证代表制度的短板与重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论题的提出 | 第11-15页 |
·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11-13页 |
·对逢听必涨现象的思考 | 第13-14页 |
·完善听证代表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价格听证代表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15-22页 |
·价格听证制度的源起 | 第15-16页 |
·美国的价格听证制度 | 第16-17页 |
·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性质 | 第17-19页 |
·听证代表制度的功能与价值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我国价格听证代表制度的短板 | 第22-30页 |
·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第23-24页 |
·政府遴选代表的裁量权过大 | 第24-25页 |
·听证代表的代表性不足 | 第25-28页 |
·遴选程序不够具体明确 | 第28-29页 |
·权利义务规定过于简单 | 第29页 |
·公众的听证权益缺保障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价格听证代表制度的重构 | 第30-36页 |
·建立科学的听证代表遴选机制 | 第30-32页 |
·完善听证代表的权利义务 | 第32-33页 |
·明确听证代表的法律责任 | 第33页 |
·完善听证代表的救济措施 | 第33-34页 |
·明确听证代表的费用承担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