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D-乳酸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 ·D-乳酸在自然界的分布和生理性质 | 第12-13页 |
| ·D-乳酸的应用 | 第13-18页 |
| ·外消旋 D,L-乳酸的应用 | 第13页 |
| ·D-乳酸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D-乳酸甲酯的应用 | 第14页 |
| ·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性材料及应用 | 第14-18页 |
| ·D-乳酸的制备研究 | 第18-29页 |
| ·手性拆分法 | 第18-19页 |
| ·生物消耗法 | 第19页 |
| ·微生物发酵法 | 第19-29页 |
| ·D-乳酸生产概况 | 第29-30页 |
| ·D-乳酸市场分析 | 第30页 |
| ·本论文工作的意义及目的 | 第30-31页 |
| ·本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D-乳酸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2-46页 |
| ·pH 试剂型平板粗测菌体产酸能力的研究 | 第32-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乳酸的研究 | 第36-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40页 |
| ·酸碱滴定法定量分析乳酸的研究 | 第40-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高效液相色谱配位交换层析法定量分析乳酸对映体的研究 | 第44-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D-乳酸高产突变株芽孢乳杆菌 A1 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46-6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46-47页 |
| ·菌种和培养基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 ·菌种保藏方法 | 第47页 |
| ·培养方法 | 第47-48页 |
| ·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8页 |
| ·不同环境对菌体平板培养的影响 | 第49-50页 |
|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50页 |
| ·种龄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接种量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温度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溶氧及传质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53-57页 |
| ·碳源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氮源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59-63页 |
| ·维生素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63-64页 |
| ·金属离子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64页 |
| ·磷源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64-65页 |
| ·pH 值对菌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65-67页 |
| ·芽孢乳杆菌 A1 的 D-乳酸发酵进程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第四章 D-乳酸分离与纯化的初步研究 | 第69-76页 |
| ·D-乳酸的分离与纯化 | 第69-7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D-乳酸的图谱分析 | 第71-76页 |
| ·发酵液样品的有机酸分析 | 第71页 |
| ·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71-74页 |
| ·发酵液样品的乳酸对映体分析 | 第74-7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