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公共决策视域的行政回应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4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8-21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21-24页
   ·研究内容、结构安排与基本方法第24-26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4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4-25页
     ·本文的创新及局限第25-26页
第二章 公共决策视域的行政回应机制理论分析及研究视角第26-43页
   ·行政回应机制的理论界定第26-33页
     ·行政回应机制的内涵及特征第26-28页
     ·行政回应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8-33页
   ·行政回应机制的构成、功能及意义第33-39页
     ·行政回应机制的构成要素第33-34页
     ·行政回应机制的模式第34-36页
     ·行政回应机制的功能及意义第36-39页
   ·公共决策与行政回应机制的契合性第39-43页
     ·公共政策回应的特点第40-41页
     ·公共政策制定中行政回应机制的价值第41-43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回应机制建设的现状和困境第43-60页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回应制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第43-50页
     ·当前我国政府机关行政回应制度的整体情况第43-46页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回应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6-50页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回应机制缺陷的原因分析第50-60页
     ·转型时期行政机构的弊端第50-52页
     ·公众参与存在问题第52-55页
     ·回应机制建设不完善第55-60页
第四章 上海市杨浦区政府行政回应机制的实证分析第60-72页
   ·上海市杨浦区加强对行政回应机制的建设第60-66页
     ·“网上评议政府”的运作概况第60-63页
     ·“一线工作法”的运作概况第63-66页
   ·杨浦区的行政回应机制存在的问题第66-68页
     ·回应机制建设有待深化第66-67页
     ·回应能力存在缺失第67-68页
   ·杨浦区加强行政回应机制建设的启示及理论分析第68-72页
     ·行政回应的基本原则第68-70页
     ·行政回应的支撑条件第70页
     ·与行政回应操作有关的问题第70-72页
第五章 公共决策视域下行政回应机制的完善与优化第72-79页
   ·树立服务理念是行政回应机制建设的重要前提第72-74页
   ·重塑行政回应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第74-79页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第74页
     ·重塑政府组织结构——以扁平化的政府组织来回应社会第74-75页
     ·整合政府资源,打造无缝隙政府强化回应能力第75-76页
     ·完善电子政府建设,创新政府回应平台第76-77页
     ·构建社会性的回应网络,完善行政回应机制第77-78页
     ·创新对回应的监督和绩效评估体制第78-79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地方行政官员人大问责问题研究--基于法制建设理论视角
下一篇:非营利组织治理中的营销策略研究--以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