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大部制背景下的跨部门协调合作理论概述 | 第14-20页 |
一、跨部门协调合作的内涵与类型 | 第14-16页 |
(一) 跨部门协调合作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跨部门协调合作类型 | 第15-16页 |
二、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研究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 界面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二) 相依理论 | 第17页 |
(三) 互动理论 | 第17页 |
(四) 冲突理论 | 第17-18页 |
三、实行跨部门协调合作的好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现状分析 | 第20-30页 |
一、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原因分析 | 第20页 |
(一) 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内容 | 第20页 |
(二) 实行大部制改革的动因 | 第20页 |
二、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一) 部门间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二) 部门间协调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三、目前我国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23-30页 |
(一) 影响跨部门协调合作的主要因素 | 第23-24页 |
(二) 行政协调合作机制的不适应之处 | 第24-26页 |
(三) 行政组织内部的矛盾 | 第26-28页 |
(四) 传统行政管理观念的制约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西方国家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40页 |
一、后新公共管理时代“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30-36页 |
(一) “整体性治理”的由来以及产生背景 | 第30-31页 |
(二) “整体政府”的理论发展及主要特征 | 第31-34页 |
(三) “协同政府”在政府内部的实施 | 第34-36页 |
二、西方国家健全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的启示 | 第36-40页 |
(一) 西方大部门体制国家跨部门协调机制 | 第36-38页 |
(二) 西方国家进行跨部门行政协调的经验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当前我国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的优化 | 第40-50页 |
一、健全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的思路与途径 | 第40-43页 |
(一) 健全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的思路 | 第40-41页 |
(二) 完善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的途径 | 第41-43页 |
二、科学界定跨部门协调与合作机制的适用范围 | 第43-45页 |
(一) 划分部门间协调机制适用性的理论依据 | 第43-44页 |
(二) 规范并区分协调机制的适用性 | 第44-45页 |
三、跨部门合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措施 | 第45-50页 |
(一) 优化部门间合作机制需要的其他配套机制 | 第45页 |
(二) 构建和谐的部门协调文化 | 第45-46页 |
(三) 优化发展跨部门合作 | 第46-47页 |
(四) 推动政府行政协调功能提升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