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我国司法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0页
1 司法的性质第10-15页
   ·司法的形式理性第12-13页
   ·司法的程序性第13-14页
   ·司法的专业性第14-15页
2 司法的制度性局限及其克服第15-23页
   ·价值目标的有限性第16-19页
     ·关于司法公正第16-17页
     ·关于司法独立第17-19页
   ·司法的制度性成本第19-20页
   ·配套性社会机制第20-23页
     ·仲裁制度第20-21页
     ·调解制度第21-23页
3 中国司法“公众参与”问题的起源第23-31页
   ·中国司法权威的缺失第24-27页
     ·公众尚法理念的缺失第24-25页
     ·司法主体缺乏权威第25-26页
     ·司法体制的不完善第26页
     ·司法机制缺乏权威第26-27页
   ·中国司法资源不足第27-30页
     ·文化素质偏低,组成结构不合理第28页
     ·大门难进易出,形成法官断层第28-29页
     ·素质提高条件欠缺,工作效率低下第29-30页
   ·中国司法发展方向的迷失第30-31页
4 中国司法“公众参与”的类型第31-42页
   ·人民陪审员制度第34-36页
   ·公开审判第36-39页
     ·我国现有审判公开制度的规定和内容第36-38页
     ·公开审判制度的必要性第38-39页
   ·网络媒体中公众的舆论第39-42页
     ·网络媒体中公众舆论第39-40页
     ·网络媒体中公众舆论参与司法的概况第40-42页
5 中国司法“公众参与”的理论评价第42-56页
   ·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理论评价第42-46页
     ·我国现行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人民陪审制度现阶段存在的必要性及改革与完善第44-46页
   ·对公开审判的理论评价第46-49页
     ·公开审判无法完全实现的原因第46-47页
     ·审判公开制度的完善第47-49页
   ·对网络媒体中公众的舆论参与司法的理论评价第49-56页
     ·网络媒体公众舆论参与司法出现的问题第49-51页
     ·网络媒体公众舆论参与司法的完善第51-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刑事诉讼中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研究--一种主体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