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团体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研究--一种主体性的视角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导言第7-9页
1. 个人、群体及社会转型的概念界定第9-24页
   ·个人、群体的内涵第9-10页
   ·社会转型第10-24页
     ·社会转型的界定第10-14页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含义第14-15页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第15-18页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深刻矛盾关系第18-24页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关系第18-21页
       ·个人与群体的矛盾关系第21-24页
2. “个人”、“群体”的主体性转型及主体性困惑第24-35页
   ·个人、群体的主体性第24-28页
     ·个人主体性范畴的界定第24-26页
     ·群体主体性范畴的界定第26-28页
   ·转型前后的“个人”、“群体”状况对比第28-31页
     ·由聚合到分散,社会进入“个人时代”第29页
     ·由束缚到解放,个群主体意识日渐凸显第29-30页
     ·个人、群体主体行为失范普遍化第30-31页
   ·个人、群体的主体性所面临的困惑第31-35页
     ·认识范式上跳不出“唯我论”模式第32-33页
     ·实践领域挣扎在“人类中心论”第33-34页
     ·个人、群体主体性作用力相互消解第34-35页
3 主体性视角下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建构路径第35-52页
   ·个人主体性的培育和生成第35-41页
     ·建立对自我的正面认识机制第36-37页
     ·明确对自我的社会定位机制第37-39页
     ·确证对自我的既定实现机制第39-41页
   ·群体主体性的培育和生成第41-47页
     ·汲取传统力量:构建群体主体性的历史传承第41-43页
     ·凝聚内部合力:构建群体主体性的内在动力第43-44页
     ·打造社会氛围:构建群体主体性的外部环境第44-45页
     ·接受实践检验:构建群体主体性的生成基础第45-47页
   ·关系思维中的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第47-52页
     ·关系思维:马克思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第47-48页
     ·以关系思维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的必要性第48-50页
     ·个人与群体间互动的路径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司法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心理疏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