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1 绪论 | 第15-46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8页 |
·随机振动及虚拟激励法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周期链式结构力学特征及分析理论 | 第22-23页 |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振动研究综述 | 第23-40页 |
·车辆分析模型 | 第24-30页 |
·轨道分析模型 | 第30-36页 |
·轮轨关系 | 第36页 |
·车辆—轨道系统耦合方式 | 第36-38页 |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振动分析 | 第38-40页 |
·车辆平顺性优化研究现状 | 第40-4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43-46页 |
2 无穷周期链式结构随机振动分析扩展的辛数学方法 | 第46-58页 |
·引言 | 第46页 |
·任意载荷作用下无穷周期链式结构振动分析扩展的辛数学方法 | 第46-51页 |
·无穷周期链式结构受力子结构运动方程 | 第46-48页 |
·任意载荷作用下无穷周期链式结构响应离散求解 | 第48-49页 |
·任意载荷作用下无穷周期链式结构响应闭合求解 | 第49-51页 |
·结构受单点随机激励的虚拟激励法 | 第51-54页 |
·结构受单点平稳激励 | 第51-53页 |
·结构受单点非平稳激励 | 第53-54页 |
·无穷周期链式结构随机动力响应求解 | 第54页 |
·数值算例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3 周期系数时变系统随机振动分析的周期拟稳态方法 | 第58-69页 |
·引言 | 第58页 |
·移动质量作用下轨道结构运动方程 | 第58-61页 |
·基于虚拟激励的方程解的周期性 | 第61-62页 |
·周期状态转移矩阵和周期载荷系数向量及其数值求解 | 第62-64页 |
·周期系数时变系统的拟稳态方程 | 第64-65页 |
·周期拟稳态方法实施步骤 | 第65页 |
·数值算例 | 第65-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4 二维垂向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振动虚拟辛分析 | 第69-99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二维垂向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分析模型 | 第70-71页 |
·二维垂向车辆多体动力学方程 | 第71-72页 |
·二维垂向轨道结构辛运动方程 | 第72-74页 |
·二维垂向车辆—轨道耦合系统运动方程 | 第74-75页 |
·虚拟激励法在二维垂向车辆—轨道耦合系统中的应用 | 第75-77页 |
·二维垂向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周期性及周期拟稳态求解 | 第77-78页 |
·二维垂向车辆—轨道耦合系统车辆移动模型随机振动分析流程 | 第78页 |
·数值算例 | 第78-97页 |
·本章方法与时域数值积分方法对比验证 | 第80-81页 |
·维垂向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动力响应 | 第81-89页 |
·车辆定点和车辆移动两种模型的比较 | 第89-92页 |
·车辆速度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92-95页 |
·轨道不平顺等级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95-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5 三维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振动虚拟辛分析 | 第99-142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三维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分析模型 | 第100-102页 |
·三维车辆多体动力学方程 | 第102页 |
·三维轨道子结构运动方程 | 第102-104页 |
·车辆与轨道子结构的对称性凝聚 | 第104-107页 |
·三维轨道结构辛运动方程 | 第107-114页 |
·三维轨道子结构出口及内部自由度分离 | 第108页 |
·用于车辆定点模型的三维轨道结构辛运动方程 | 第108-113页 |
·用于车辆移动模型的三维轨道结构辛运动方程 | 第113-114页 |
·三维车辆—轨道耦合系统运动方程 | 第114-116页 |
·虚拟激励法在三维车辆—轨道耦合系统中的应用 | 第116-119页 |
·三维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动力响应求解 | 第119页 |
·三维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高效随机振动分析流程 | 第119-120页 |
·数值算例 | 第120-140页 |
·本章方法与时域数值积分方法对比验证 | 第122-125页 |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振动传递机理 | 第125-140页 |
·小结 | 第140-142页 |
6 精细有限元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振动虚拟辛分析 | 第142-171页 |
·引言 | 第142-143页 |
·精细有限元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分析模型 | 第143-144页 |
·精细有限元车辆运动方程 | 第144-147页 |
·三维轨道结构辛运动方程 | 第147页 |
·精细有限元车辆—轨道耦合系统运动方程 | 第147-148页 |
·虚拟激励法在有限元车辆—轨道耦合系统中的应用 | 第148-149页 |
·精细有限元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振动分析流程 | 第149页 |
·数值算例 | 第149-169页 |
·精细有限元车辆—轨道耦合系统车辆弹性振动发生机理 | 第151-164页 |
·精细有限元车辆构件总体随机振动情况分析 | 第164-169页 |
·小结 | 第169-171页 |
7 基于有限元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车辆平顺性优化 | 第171-189页 |
·引言 | 第171页 |
·刚—柔混合车辆分析模型 | 第171-173页 |
·虚拟激励作用下刚—柔混合车辆—轨道耦合系统运动方程 | 第173-175页 |
·基于ISO2631国际标准的乘客舒适度分析 | 第175-176页 |
·车辆悬架系统平顺性优化设计 | 第176-179页 |
·K-S函数的应用 | 第176-177页 |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灵敏度方程 | 第177页 |
·目标函数灵敏度计算 | 第177-179页 |
·车辆平顺性优化设计 | 第179页 |
·数值算例 | 第179-187页 |
·车辆平顺性优化结果 | 第180-184页 |
·刚—柔混合车辆模型与多体动力学车辆模型优化结果对比 | 第184-185页 |
·不同工况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 第185-187页 |
·小结 | 第187-189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89-197页 |
·结论 | 第189-193页 |
·无穷周期链式结构随机振动分析 | 第189-190页 |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随机振动分析 | 第190-192页 |
·车辆平顺性优化设计 | 第192-193页 |
·展望 | 第193-197页 |
·需要完善的工作 | 第193-194页 |
·可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194-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197-215页 |
附录A 三维车辆模型质量、阻尼矩阵子矩阵 | 第215-216页 |
附录B 空间梁单元质量、刚度矩阵 | 第216-218页 |
附录C 空间广义梁单元刚度矩阵子矩阵 | 第218-2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219-221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221-222页 |
致谢 | 第222-224页 |
作者简介 | 第224-2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