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获得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 第12-15页 |
·微生物源药物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 第15-19页 |
·提高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的策略 | 第19-23页 |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筛选 | 第23-24页 |
·微生物的固态发酵 | 第24-26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案及意义 | 第26-29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 第27-28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2 固态培养法增加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 第29-42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9-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菌种培养 | 第31页 |
·放线菌DL1026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 | 第31-32页 |
·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液相检测方法 | 第32页 |
·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2页 |
·最适发酵条件对34株土壤来源放线菌的初次筛选 | 第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次级代谢产物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32-35页 |
·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的确立 | 第35-36页 |
·菌种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36-38页 |
·最适发酵条件对34株土壤放线菌初次筛选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固态培养法增加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2-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固态培养法对海洋真菌DL13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45-47页 |
·固态培养法对45株海洋真菌的初次筛选结果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天才菌株”候选菌的筛选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 第50-66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0-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6页 |
·“天才菌株”候选株的筛选 | 第51-52页 |
·“天才菌株”候选株的菌种鉴定 | 第52-55页 |
·“天才菌株”候选株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 第55-56页 |
·结构鉴定 | 第5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天才菌株”候选菌的筛选结果 | 第56-57页 |
·“天才菌株”候选株的形态特征及其rDNA-ITS菌种鉴定 | 第57-60页 |
·候选菌DL45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纯化方法的确立 | 第60-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A 组分2-1 LC-MS、~1H-NMR、~(13)C-NMR图谱 | 第74-76页 |
附录B 组分2-2 LC-MS、~1H-NMR、~(13)C-NMR图谱 | 第76-78页 |
附录C 组分B-1 LC-MS图谱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